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不久前,山东省临沂市71岁的退休老人贾福俊和老伴专门乘坐了一次K10路电动公交车。“环保,乘坐起来也很舒适。”两位老人对电动车很满意。每天傍晚6点左右,在临沂焦庄电动汽车充电站,一辆辆天蓝色的电动公交车收车进站充电。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忙着给这些大家伙接上一根黄色的“大尾巴”电动汽车充电连接线。
这正是智能电网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场景。
汽车驶入“无油”时代
汽车要真正驶入“无油”时代,电网和车的关系密不可分。
根据国家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到2011年,全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预计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据测算,与普通汽车相比,电动汽车行驶每公里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0.07公斤。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年行驶10000公里计算,3000万辆电动汽车每年可以减少汽油消耗1750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为5200万吨。
相应的,3000万辆电动车对电网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
刚刚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提出,2011年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要取得重要突破,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144座、充电桩1.3万个。
随着电池技术的最终突破和智能电网的建成,电动汽车最终将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完全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
有关专家为记者描述了这样的发展前景:开着电动汽车在晚上7点回家以后,可以把车载电池剩余的电能为小区用电负荷进行供电,起到“削峰”的作用,而等到低谷时段充电,起到“填谷”的作用。在电力人士看来,大规模的电动汽车通过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平抑电网的负荷波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通过高峰反送电与低谷充电的电价差,电动车用户不仅能够降低使用成本,供电收入大于充电支出时还能小赚一笔。
智能用电生活很诱人
智能用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让普通百姓感受智能电网带来影响的部分。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全国推广应用智能电表5000万只。这是智能用电的起步。
智能电表使居民今后无需再到银行或电网营业厅网点缴电费,只需在家中就可通过智能交互终端实现充值操作,客户还可以利用智能交互终端看到相关交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