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能电网呼唤“智能”电力设备(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0/11/26 9:45:09  我要投稿  

蔡国雄的话,让在场的设备企业看到了产品与真正智能的差距。一位企业代表向专家发问:“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是企业的技术实力不足,还是产品前瞻性不够?”

专家们认为,电工企业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是问题产生的一大根源。只有服务意识上去了,电工企业才能跟上用户的发展步伐。

这里的“服务意识”,不是指售后服务。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说,所谓的“服务意识”,就是电工企业要考虑用户所想,自觉满足用户不断进步的要求。

以变压器为例。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在线监测,以便实时了解其运行状态。当前,在线监测的方法一般是在变压器内特定位置安装传感器,但是至今,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考虑在制造设备时预埋传感器,或者为用户安装传感器预留空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黄强在研究电气化铁路技术时,也有过类似经历。“在做研究时,我们希望企业提供小而精的设备。小,不是指设备体积小,而是生产批量小。但很多企业说提供不了。比如我们需要100个部件,企业说做不了,只能1万个起订。”

对于服务意识的欠缺,企业代表认为有客观原因。很多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做起,保留着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的“计划”概念。再加上这些年来电网建设一直火热,多数电力设备产品供不应求,延迟了企业从“计划”向“市场”的观念转变。

在服务意识上的“计划”概念,是企业的思维方法问题。除此以外,陆燕荪还提到了企业的研发环境问题——“产学研”结合,却没有“用”的事情,显然是不足的。

“产学研”是我国企业科研的重要方法,很多科技成果由此产生。但是“产学研”与“用”往往是分离的,“产学研用”在我国尚未普遍开展。

事实已经证明,“产学研用”更加有效。2008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曾召开座谈会,总结特高压设备研制经验。与会的国家部委相关领导、国家电网公司专家以及电工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产学研与用相结合,是最为重要的一条经验。

陆燕荪说,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变化的不仅是多了一个参与方,还是一种理念的转变:从做什么就让客户买什么,到客户需要什么企业就做什么。专家希望企业将来能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客户未来需要什么,企业现在就要做什么。

设备“智能”未来可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