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能电网抢跑“三网融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计算机世界 汤铭    2010/6/9 9:51:5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上海世博园浦西展区,有一个展馆被称为“魔盒”,在它的内部,设计师用112块大型的LED屏幕,组装出了一个720度的“幻想空间”―这里就是国家电网馆。通过这个魔幻的空间,“魔盒”向普通观众们讲述了电力如何满足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的用电需求,以及如何跨越3000公里以上的距离传输电能的故事。

在“魔盒”的地下一层,还有一个智能电网展区,在这里,衬托着“魔盒”的魔幻意境,让人感到智能电网不再是一个空谈的概念,而是一幅正在实现的蓝图。参观者可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看到服务世博会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这座被誉为“能量之心”的智能变电站在其投入运行后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等流程中均实现了智能电网的愿景。

如果说,“魔盒”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智能电网的理想画卷,那么,很多人会好奇,在中国究竟智能电网已经走到了哪一步?为此,《计算机世界》报社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了从发电到输电、配电和用电的多个应用场景,让人们能管中窥豹地捕捉到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四网融合

打造智能家居

国家关于“三网合一”的讨论一直非常激烈,各职能部门之间关于“三网合一”方案也处于“难产”过程中。但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力线通信,却悄悄把“四网融合”的概念推上了台面,并悄悄地帮助普通家庭实现了以往梦寐以求的智能家居。

北京莲香园是北京三环外的一个普通小区,这里也有着一个奇妙的智能电网世界。它虽然没有“魔盒”那么魔幻,但是它比前者显得更加实际和贴近百姓的生活。

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居室,位于莲香园小区内一栋居民楼的顶层,除了天台上的太阳能发电光电板有些特别外,它和普通家庭没有太多的不一样。但实际上,这里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用户服务试验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电网,即使在千里之外,住户也可以通过电话控制这套三居室中的所有电器。住户只需拨打某个特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语音提示通过按钮选择需要控制的电器,然后再根据语音提示,选择开或关这一电器。

“除了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设是目前国内首例之外,莲香园小区的智能电网用户服务试点还实现了很多增值服务方面的突破。例如,在利用200Mbit/s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采集用电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智能交互终端实现了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通过无线技术进一步延伸至家庭用水、用气表数据的抄收;通过智能插座实现了电热水器、空调、电饭煲等家庭灵敏负荷的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通过无线技术建立了集紧急求助、燃气泄露、烟感、红外探测于一体的家庭安防系统;开通了视频点播、IP电话和宽带接入服务于一体的‘三网合一’服务。”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建明向《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介绍说。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从小区设在地下停车库内的配电变压器到室内电表之间,目前没有铺设任何通信线缆,完全是采用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来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当设在配电室内的采集主站下发抄表命令后,所有采集器并发采集各自所辖的电能表数据,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试点小区所有378户居民用电数据的采集。由于带宽足够,采集器能够实时响应采集主站下发的控制命令,从而实现无延迟的远程通断电控制。


工作人员表示,有了这样的远程通断电控制能力之后,小区住户不但可以通过智能交互终端实现水、气表数据的抄收,而且还能实现家庭安防服务、社区服务、用电信息交互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安全防范是居民对智能家居的首要需求,在家庭内部安装红外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燃气泄露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等安全防范设备,通过用户智能交互终端对安防设备进行如布防、撤防等管理。用户智能交互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获取报警信息,并上报物业管理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处理报警,使得物业安保人员能够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物业管理单位还能保存历史信息,方便查询。”刘建明介绍说。

智能带来互动

“重发、轻送、不管用”,这曾经就是中国电力行业的写照,而智能电网所能带来的用电互动,恰恰能改变这样的情况。

在莲香园试点项目中,用户能够通过房间中的智能交互终端实现用户参与用电管理。用户在智能交互终端输入预付费金额,通过一套符合IEC62055标准的安全保障机制,采集主站系统对预付费金额进行管理。用户智能交互终端与采集主站之间实现三表数据(当前、历史)查询、缴费信息查询、用电提示(停/复电通知、电费提醒信息)、电力宣传等信息显示,实现交互。

有研究表明,居民用电高峰负荷中约有1/3都属于制冷空调负荷。为了保证电网可靠性及供需平衡,供电高峰时对大量灵敏负荷进行管理与调度,可以在尽量减小停电对用户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负荷转移、旋转备用和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等功能。

在莲香园小区的这个试点项目中,记者就看到,用户通过智能交互终端通过电力线通信技术,利用智能插座与灵敏负荷进行连接,完成灵敏负荷控制(采集主站控制、交互终端控制、电话或互联网远程自助控制)、灵敏负荷用电信息采集、灵敏负荷用电分析等灵敏负荷管理工作。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刘俊勇教授认为,这种供电方与用电方之间的互动,恰恰是智能电网最令人激动的地方。“它是实现电网与消费者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电力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用电环节是电力系统与客户之间的最终界面,相比较发电、输电、配电等其他环节而言,目前用电环节的互动化属于薄弱环节,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提升用电环节的应用水平,才是真正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之一。”

虽然莲香园项目还处于试点阶段,但是对于智能电网带来的用户互动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刘建明充满了期待。“首先,它可以让用户通过了解家庭及家用电器的用电信息,主动参与用电计划,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它可以为百姓提供便民信息、安防等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第三,通过自动获取水、气表数据,降低自来水和燃气公司的抄表成本,实现一网多用,提高网络利用率。最后,就是可以降低用户高峰用电量,一般情况下,可降低用电量5%至10%左右。”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