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棋至中局 增量“黑箱”怎么破?论增量配电的困境与未来(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评论  作者:张越月  2018/11/23 8:35:43  我要投稿  
靠谱的石头在哪里

除了可操作的细化政策,良性循环还需要一个前提——让投资能落地。

如果盘点已经公布三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名单,不难发现,产业园区在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从2002年开始,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产业园区进入黄金发展期。但从2012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部分园区引进投资的情况很不理想。

根据产业园招商平台招商通的数据,中国产业园区整体空置率高达43.2%。一些被纳入改革试点的产业园,至今没有或仅有少量企业入住。这就产生了两种尴尬的结果:一是规划中的园区负荷不落地,二是未来用电负荷是否能达到预期很难预料,即便是能够按期落地,项目的成本回收期也将超过10年。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投资主体保持观望态度,中标的项目业务没有业务开展,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试点进程。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配售电公司中,还没有依靠配电业务实现盈利的案例。对于“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如何才能保证活下去”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大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罗允忠就是其中一位。他所在的宁德环三配售电公司自去年7月注册成立后,很快进入配电网络建设——11月开建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供电工程,2018年5月8日提前完工,并满足中铝东南铜业公司试运行的用电需求。但直到近期,公司的主要收入并非来自配电收益,而是罗允忠负责的售电领域。

和很多尚在迷茫中的从业者相比,罗允忠已在售电领域摸到一些规律,找到一些可能带来价值的“石头”,比如用户黏度。

在增量配电目前公认的商业模式中,依托项目发展售电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延伸业务,都被认为是合理利润的来源。在实际和客户的接触中,罗允忠发现,用户黏度强是最重要的加分项。

他举了一个为商场做能耗管理的例子。在今年5月开始谈合作的时候,对方并没有把他作为第一选择,因为这家公司能源管理模式非常粗放,并不在意一年能节省多少电费。此外,当时已经有一家售电公司拿出了一个更优惠的价格。但最终,罗允忠拿出了具体的电力数据,还给商场分析了能源管理漏洞,提出了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的整体方案。最终,他获得了订单。

下一步,罗允忠说将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尝试把节能效果量化,并转化为实际的收益。

如果说用户黏性是显眼的“大石头”,那么,提升效率就是潜力待挖的“小石头”,虽然不显眼,但未来可期。

依据中发〔2015〕9号文“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输配电网环节属于政府管制范畴,配电价格受国家管制。因此,要增加配电收入,可行的途径是借助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

有人认为,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形成混合所有制的合作模式。从理论上看,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平台作用、吸纳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灵活性、以及电网企业在投资运营配电网方面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但模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取决于三方的态度。

从政府角度看,态度积极的政府,对项目的推进作用往往最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某个增量配电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项目共同的瓶颈。当时本想等待政策,但当地政府相关机构的官员直接到项目现场办公,让此前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落实。

从电网角度看,除了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在区域划分等方面有效协调外,电网公司还主动与民企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配售电公司的经营机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的前两批项目中,以市场主体身份积极参与竞争,已经引入民营资本36家,积极推动试点项目落地。

如何管好公有地

1968 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加内特·哈丁(Garrett Hardin)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公有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哈丁假设了一个场景: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有牧民冒着草场上羊已经很多的风险,继续增加羊的数量,以提高收入。一开始,和庞大的基数相比,区区几只羊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但随着更多牧民加入,羊群数量无限制增加,草场质量一天天下降。最终,公共草场因过度放牧成为不毛之地。

哈丁的假设隐含了一个规律:在市场形成初期,参与者往往不会注重市场环境的构建和维护。要避免公有地悲剧,让市场实现良性运转,监管必须在一定时候及时出手。监管之下,参与者也将更为理性。

当下的增量配电市场,和这块草场有相似之处。两者皆是资源,都正向外部打开大门——试点要求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业主,但并未就此着手建立针对性的监管体系,而现有的监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缺乏管理,导致不当的过度开发或大量重复建设,可能会增加投资和协调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增加供电的安全风险。

另外,如果缺乏到位的引导,普遍服务也难以保障。当下,配电网仍具有典型的公共服务性,但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更多是出于盈利的目的,投资具有选择性,对收益较差的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旦引导不够到位,也会导致普遍服务无法落实。

在此前的试点中,政府的角色偏向政策制定者和信息发布者,但随着改革进入中局,政府或需要及时转变观念。除了出台涉及到价格、区域划分、配电网规划、并网、电网调度运行、监管等诸多方面的细则之外,更需全面加强监管。

此外,配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运营者多元化,直接造成监管对象增多、监管难度显著加大。马莉认为,应加强对增量配电企业收益,电网建设、运营,履行保底供电服务义务等方面的监管,保障试点工作规范开展。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震行认为,需通过配电网改革实践建立和完善相关体系,包括建立退出机制,强制不能履行配电网运营义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从配电网企业的外部信息入手,通过建立多个配电业务样本的服务质量和绩效指标的比较,揭示有限但满足监管所必要的信息,减少和克服监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同时他认为,透过多个配电业务的绩效比较建立标尺竞争,还能促进被监管对象服务质量和绩效的不断提高。

接下半程怎么走

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一份让人欣喜的报告: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创6年来新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长的有力支撑之一,就是电网建设。

据测算,仅在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当下,加快增量配电改革,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还可为社会资本开辟一个投资回报相对稳定的空间。但前提是,改革一定要在后半程加快速度、切实落地。

心理学中有一个“半途效应”理论,即一段旅程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很多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导致半途效应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半途效应越容易显现;二是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受到半途效应的影响。

当下,增量配电试点已经到达中场,参与者遇到半途效应或将不可避免。采访中,多位配售电公司的相关人士认为,要想减少半途效应对改革的影响,市场参与者一定要调整心态,并且明确目标、保持耐力。

对于明确目标,扬中高新区配售电公司董事长周鹏认为,任何改革都无法一蹴而就,偏见、误解都属于事物正常发展的规律,要允许相当一段时间的试错和磨合。前路很长,不要纠结于眼前的问题或者困难,把目标定得高一些、才能走得远一些。在大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参与者一定要敢于担当,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对于保持耐力,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温一黄认为,稳住步伐很重要,改革不要着急。参与者要在大目标之下,根据情况不断迈开小步子。市场化改革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在具体项目中,一定要根据需求逐步增加负荷,一步一步、边走边看、不断总结。

后半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让增量配电建设适应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创造更优质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已基本平衡,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大幅上升。随着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微电网、电动汽车、用户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各种新生事物的涌现,配电网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基本服务,还要有以智慧绿色为特点的增值服务。

作为增量配电的第一批试水者,智能用电当下已经在深圳前海蛇口配售电试点区域开始布局。

丁震行介绍,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前海配电侧和用电侧数据的智能采集,实现电能开放共享、实时计量、信息交互与主动控制。在安全、公平的基础上,以有效监管为前提,打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下一步,待智能用电数据全面介入后,将充分地支撑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

丁震行认为,政府的决策和推动非常重要。因为要想推动一流智慧城区与多能协同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片区整体用能效率的高效、低碳、环保,需在顶层设计和用能政策上全面统筹。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