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何亚非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
主题:世界能源革命与科技进步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消费也将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这就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基本要求。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能源转型发展面临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保障能源安全,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能源技术发展动态,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下大功夫,尤其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技术、储能和微网技术等,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成果,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能源信息化。还要重视能源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批能源创新中心,以支撑能源科技创新与革命。最后,从中国资源禀赋出发,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也必须继续推进。
8迈克尔·欧萨马(Mikael Olshammar)
瑞典环科院副院长
主题:瑞典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
瑞典政府严格的减排目标:
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排放量降低40%,2030年所有汽车完全不再使用化石燃料。2050年终极目标是,整个瑞典将不再产生任何的温室气体净排放。
瑞典政府严厉的减排措施:
提高能效:到2020年,瑞典政府的目标是将能源效率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20%。
税收措施:向电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作为交换,它们将制定能源计划并采取减少能源使用的措施。
家庭行动:瑞典的每个家庭可随处见到政府的能源节约宣传信息。瑞典290个城市均一名能源顾问,人们可以向其咨询或获得指引。我们会提供若干可行的建议,包括更换节能窗、使用低能耗电灯以及在不同的供热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在更可持续的地球倡议中,瑞典率先积极采用创新性可持续解决方案。
研发投入:瑞典2013年的研发支出占GDP的3.3%,在经合组织中高居第四位。特别是在环境技术研发的投入巨大,成为全世界环境技术领域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在生物燃料、智能电网以及碳捕获与封存等诸多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14年,瑞典在《全球清洁技术创新指数》中排名第四。
瑞典的实践证明,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与提高经济效益并不冲突。
9韩文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题: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与能源转型
近五年,我国完善推动能源革命的政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推进经济和产业领域去产能;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加强温室气体减排考核;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落地。
2016年底,我国制定并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明确了持续增加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显著降低高碳化石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初步建立现代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
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开创节约高效新局面。
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构建清洁低碳新体系。
三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四是实施重大战略行动,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10乔保平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主题: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能源转型
加快能源转型,要以绿色低碳为引领。国家能源集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绿色发展长期战略,积极推进污染防治。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装机达到3704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加快能源转型,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国家能源集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世界首个2亿吨级煤炭矿井群,泰州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综合指标世界最优。同时掌握了百万吨级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两种煤制油技术,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加快能源转型,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发挥中国能源企业在资金、技术、装备等领域优势,开展国际合作,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