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6: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预测及产业链供需规模分析
智慧城市产业链包含了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它把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或孤环形式的产业链串联了起来,并将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智慧城市产业链中存在大量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传输、计算、分析、共享、决策,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运行、民生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与之配套的智慧城市产业链包括了硬件设备制造、网络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方面,涵盖的范围较广,是传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Top7:充电桩业务哪家强?这8家充电桩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你得看看
近日,特锐德、易事特、科士达、许继电气、中能电气、通合科技、和顺电气等8家涉足充电桩业务的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16年报。
在这8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许继电气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都远高于其他7家企业,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中能电气净利润同比增长285.32%,高于其他企业,通合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3.98%。
充电桩业务已成各上市公司盈利新利器。特锐德2016年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16.7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7.38%,同比增长1016.91%,毛利润3.00亿元。许继电气2016年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营业收入8.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34%,同比增长62.67%。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当下,充电桩设备将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确定性最高的一块“蛋糕”。2017年,国家能源局规划2017年新增充电桩目标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同比增长超过3倍。届时,这些上市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将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Top8: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 保变电气:2016年净利1.09亿 2017目标营收42.76亿元
预计到2020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电网协调经济运行,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和电网资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面向智能电网的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智能电网双向互动服务全面推广,电网智能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投资将达 7.1 万亿元,保守预计智能电网建设领域投资将达 3500 亿元(按占电网投资 10%预计,与“十二五”比例持平);新增特高压投资 1560 亿元,其中 1000kV 交流特高压 419 亿元,±800kV 直流特高压 1075 亿元,±500kV 直流超高压 66 亿元(数据来源:中电联《中电联发布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化规划及联合证劵信息)。同时,我国输变电行业产值将达到 2.2 万亿,装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达到 80%以上,输变电成套装置出口比重超过 20%(数据来源:电器工业协会)。
2016年,尽管面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 7 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突发多发等不利外部环境,我国国内整体经济运行仍然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受此影响,国内输变电产业增速也逐步上升,电网投资同比增长 16.9%,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保变电气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68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成本31.06 亿元,同比降低5.89%,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5.60 个百分点。
Top9:减少“弃风弃光” 实现绿色、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突出。因此,电网能否更好地消纳这些能源将变得愈加重要。
未来几年,中国计划实现风电发电量占比翻番,达到6%。到2020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占比将达到8%。
但是可再生能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取决于决策机构为了实现到2020年将弃风弃光率降低到5%以下的目标所采取的计划和行动。
中国在提高空气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也已经呈现了下降态势。
Top10:发改委:组织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征集和更新工作
本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近期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征集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重点节能技术纳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节能部分),面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并将评选国内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以下简称“双十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节能中心,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环资〔2014〕19号)的要求以及《G20能效引领计划》,为加快重点节能技术和节能实践的推广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发展,我委拟于近期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征集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符合条件的重点节能技术纳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节能部分),面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并将评选国内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以下简称“双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