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严格控制配电设备质量 提高配电网科技智能化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刘开俊  2016/12/22 14:21:4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城乡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要求将其切实打造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按照国家“稳增长、防风险”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有力促进了配电网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造,我国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装备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配电网发展仍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资产利用效率、多元化负荷适应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十三五”建设改造的重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建设坚固耐用、标准统一的配电网,不断提升配电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配电网转型升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国网经研院针对我国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实践,梳理提出了相关措施,旨在为扎实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坚持规划引领,提高配电网发展的可持续性

制定配电网远景发展战略。以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供应为战略导向,深入思考配电网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借鉴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配电网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系统论证我国配电网发展战略的目标、方针和举措,制定20年甚至更长期配电网远景发展战略,明确配电网发展技术路线,保障配电网科学、有序、健康发展。

科学编制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以远期发展战略为指引,贯彻差异化规划、面向供电可靠性规划、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一二次协调发展等理念,统筹考虑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发展态势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需求,以饱和负荷及其空间分布预测为基础,深入开展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研究,远近衔接、合理过渡、适度超前,实现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站土建一次建成,配电自动化与一次网架、设备、通信网同步规划、相互协调,避免大拆大建、频繁改造、盲目与重复建设。

建立完善配电网规划动态调整机制。跟踪掌握地方规划中有关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主动适应增量配电业务投资放开、售电侧改革等外部环境变化,动态开展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优化调整配电网项目库及项目建设时序,提高配电网建设改造的主动性、预见性、协调性。高度重视城市电力设施的统筹布局和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统筹编制城市电力管廊专项规划,稳妥推进城市电力通道资源与水、路、气等其他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适度提高配电网建设标准,满足差异化发展需求

细化不同区域发展目标和重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可靠性需求和负荷重要程度,以科学划分供电区域类别为基础,强化差异化供电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区域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A+、A类供电区域要着力提升装备水平和配电自动化水平,满足国际化大都市高可靠性用电需求;B、C类供电区域要进一步完善配电网结构,

提高转带互供能力;D、E类供电区域要适度新增变电站布点,解决县域电网联系薄弱、孤网运行问题,满足基本用电需求。

提升配电设施防灾抗灾能力。贯彻落实提高电网本质安全的有关要求,积极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等挑战,提高配电网防台风、防洪涝、防雷电、防覆冰、防暴雨的能力,加强环境影响评估,在重点区域适当提高设计标准,综合考虑海拔、温度、湿度等气候环境影响,试点推行差别化物资招标采购,夯实配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基础,避免大面积停电风险。对于易遭受暴雪、冻雨等灾害侵袭和容易产生覆冰的架空线路,可通过设计优化采用钢管塔、增设杆塔拉线、提高绝缘子型号规格、缩短架空线路档距等技术措施。

沿海易受热带风暴侵袭区域,应适当提高配电线路防风等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灵活选择电缆线路工程。多雷区域可试点采用架空地线。确需在城市行洪区、内涝区内建设的变电站、开闭所等配电设施,应具备足够的防汛标准,对于全地下设计方案应审慎采用以降低防涝压力。

深化配电网标准化成果应用。全面推广应用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方案,修订完善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物料目录,逐步扩大配电网物资成套化采购范围,规范配电网工程通用造价管理,加强配电网建设后评价工作,提高全寿命周期投资效益。加强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成果执行情况监督,建立健全成果应用常态化考核机制,不定期开展工作抽查,定期通报标准化建设成果应用情况,确保标准化成果落地。

严格配电设备质量控制,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成效

推进配电网技术装备升级。积极采用小型化、低损耗、环保型、技术成熟、少(免)维护、具备可扩展功能的配电设备和装置,兼顾技术先进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建立完善设备退役与淘汰机制,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式,规范设备技术参数,统一设备接口,引导配电装备和系统的一二次融合、标准化制造、成套化配送,提高设备互换性和通用性。

着力提升农网设备健康水平。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快弥补农网发展欠账,加大农网中运行年限长、故障次数多、备品备件难以供给的老旧设备更换力度,新购置设备应遵照技术标准要求逐步实现标准化、序列化。有条件地区选用设备时应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适应农网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加强配电设备入网管理。建立健全配电设备及其关键元器件质量普测、专项抽检试验制度,尽快实现供应商以及设备材料类别全覆盖,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生产运行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强化设备评价机制,完善供应商产品质量监督信息库,实时发布产品质量监督信息,通过采取信息通报、限制授标、暂停授标、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等措施,引导供应商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更新换代升级。

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配电网科技创新水平

有序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按照经济实用、标准设计、差异区分、资源共享、同步建设的原则,开展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建设改造,根据配电网规模及供电可靠性需求,合理确定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终端类型和通信方式。对于新建配电线路和开关等设备,应全部满足实施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对于已有配电线路,应通过实施差异化改造,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加快建成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配电网可控可视,形成故障自动定位和网络自愈重构,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全面提升配电网智能化管控水平。

深化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适应配电网从“无源”向“有源”的转变,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控制保护、电能质量、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及要求,满足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需要。针对电动汽车大规模快速充电引起的负荷特性变化,研究明确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供配电模式,提高配电网整体承载能力。综合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结合需求侧管理手段,主动提升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的能力,实现“源—网—荷”协调发展。

推进配电网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强化配电网基础数据资料管理,打破专业壁垒,推动配电网设备、网架结构、电力供需及运行数据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数据的共维共享。开展配电网大数据微应用,发掘各类数据的特征与规律,提升配电网发展评估及诊断分析能力,强化项目执行与全过程管控,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实现配电网精准投资。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构建配电网实用化智能管控平台,对配电网设备状态、电能质量、运维检修等指标海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决策,实现配电资产管理的精益化。

强化舆论引导,营造配电网和谐发展氛围

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将配电网规划纳入地方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保护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地下管线等建设资源。创新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与内容,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配电网发展白皮书、推动电力行政立法等措施,争取地方政府对具体项目的落实与支持。

提升公众传播的有效性。主动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加快配电网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供电企业在配电网建设改造方面成果,有效形成舆论推力,最大程度促进社会企业用户对加快配电网发展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公众的参与和体验,有效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主动配电网等主题传播,推进配电网概念形象化,强化社会各界对配电网重要性和公益特征的深度认同,为项目实施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刘开俊系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