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智能电网支撑低碳电力系统的实现路径
4.1清洁生产的实现路径
大规模并网技术的发展为电能的清洁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全面升级又给大电网的调配和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能够起到从发电源头降低碳基能耗的效果。并网技术提供的多是清洁型能源,如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并网等,能够对常规化石能源起到替代作用,减少碳基能源的使用,同时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又具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能够有效驾驭大规模并网后的大电网,进而在发电和配电环节实现了清洁生产。
4.2降低电力损耗
从电力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来看,基于降低损耗的节能减排路径包括3个细分路径。①发电环节基于降低损耗的低碳电力实现路径。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能够尽可能安排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弃风、弃水等发电资源浪费,从而达到间接节能和间接减排的目的。②输电环节基于降低损耗的低碳电力实现路径。应用先进输电技术,能够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实现间接节能和间接减排。③配电环节基于降低损耗的低碳电力实现路径。通过高级的自动化系统,将大量分布式电源无缝集成到电网中并协调运行,将减少远距离供能过程中输电环节的电能损耗,达到间接节能和间接减排的目的。
4.3优化投资的实现路径
清洁生产、降低损耗和终端节电均与优化投资存在着密切的练习,前三种实现路径均能够满足优化投资的需求,减少传输环节的损耗,对发电源头和传输过程的损耗进行有效控制,满足了减少电力系统发电装机的投资需求,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则是再对用电环节进行控制,满足了减少电力系统输电扩容的投资需求,将二者节约的投资用于新能效项目的开发中,可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
4.4基于终端节电的低碳电力系统实现路径
基于终端节电的低碳电力实现路径包括3条子路径:①降压节电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直接节电;②用户用电信息反馈技术和需求侧响应技术能够促进用户优化用电模式,实现长期内的节电效益;③电动汽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的反向传送,起到间接节电的作用。上述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系统峰荷时段内平抑需求曲线,从而减少峰荷机组的使用,实现间接节能效益和间接减排效益。
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以及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的指导下,智能电网凭借着强大的功能优势在电力行业掀起了一场变革,现已成为国际电力行业共同关注的新的发展动向,基于智能电网的目标功能,提出清洁生产、降低损耗、终端节电、优化投资等低碳电力系统的实现路径,有利于促进国内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