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发改委、能源局部署实施近千亿新增农网改造升级投资项目,2015年上半年,发改委、能源局已经部署农网改造升级投资项目450亿元;国网负责21个省(区、市)供区农网改造升级,项目1556个,总投资679.1亿元;南网负责实施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省供区农网改造,项目134个,总投资62.4亿元;四川水电集团等9家地方电网企业负责实施各供区农网改造,项目449个,总投资184.7亿元。同时,国网又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673.8亿元,2015年全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达1600亿元。
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中下达7000亿元农网投资任务。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施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供电能力和服务水明显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
2016年国网提出将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老旧计量装置升级改造,新装智能电表6058万只,与2015年持平。假定未来几年农村户数不变,即约2.26亿户,则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农村电网对于智能电表的需求尚未完全打开,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智能电表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智能电表替换带动行业周期性需求。根据国家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电能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且到期轮换。其轮换周期一般为5-8年。我国智能电表工程在2009年就启动,因此假定到2015年,第一批安装的智能电表就将被替换。2015年更换3485万只,2016年预计更换5626万只。
2009-2015年我国智能电表安装是阶梯型增加,未来替换的数量也将呈现阶梯型、周期性变化,为智能电表制造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与营业收入来源。
预测2016-2020年,国网智能电表更换约3.17亿只,约600亿元的替换市场。
因此,预测整个“十三五”期间,近千亿元的市场容量,农网改造升级以及替换市场是最主要的增长点。
六、海外市场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改造需求巨大
根据IHSiSuppli的数据,中国的出口由2009年的0.16亿只增长到2016年的0.46亿只。这种趋势预计将会保持到2020年,之后会呈稳定态势。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电表渗透率有望达到59%。
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发展空间广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智能电表已出口全球13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出口量逐年持续增长。预计2016年电表出口量将上升到4606万只,而2012年只有2667万只。假定17-20年,每年5000万只出口量,约有近500亿元的市场空间;欧美国家智能电表替换工作开始较早,渗透率较高,但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渗透率还很低,发展空间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