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6:首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即将落地 官方将批复100个项目
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配电改革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拟在全国确定100个左右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的试点项目,目前各省份上报规模超160个,工业园区成热门“试验田”,预计近期发改委将完成筛选批复,首批试点项目落地在即。
Top7:借鉴!德国成熟的电力市场如何建成?
对于德国而言,能源转型已经是实施了20多年的一项能源政策。当1990年能源转型政策落地之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德国发电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到了201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电量中的比例则上升到32.5%。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
伴随着德国能源转型的成功,一些新的能源技术以及服务类型开始衍生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成熟能源市场。
Top8:国外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及对我国启示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促进新能源电力并网消纳是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国家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市场模式等情况有别,新能源消纳方式也不同,可归结为以下3种主要方式。
Top9:国网智能电表需求总量或将大幅下降 电表企业如何应对?
“十二五”期间,在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推动下,国网智能电表年平均需求量6000万只(年投资约126亿元)。其中,2014/2015年智能电表实际招标量达到高峰9000万只(估计年投资189亿元)。由此,电表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提升了对国网智能电表年集中招标量的期望值。
今后两年,国网智能电表需求总量或将大幅下降,电表企业如何应对?
Top10: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未来将发展分布式和微能源网
11月5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报刊协会和中国经济网联合主办,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2016泰山论坛暨《巴黎协定》实施研讨会、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在北京百富怡大酒店召开。
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冯东在论坛上表示,未来以分布式开发和本地化高效利用为特征的微能源网系统,将取代以集中生产和被动消费为特征的传统能源互联网。他表示,这其中需要经历节能、储能、分布式多能互补和需求侧响应的“四位一体”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