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送通道能力和外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及时跟踪购电省(市)市场需求和外送通道空余能力,与购电省(市)协商,报备北京交易平台。6~9月,与湖北、河南等省达成低谷双边协议,累计成交电量5.12亿千瓦时。利用通道剩余能力最大限度“填空式”送电,增强了外送电交易的灵活性。
通过长、短期和临时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四川电网依托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依靠其对全国特高压电网输电资源的优化运营能力,将四川清洁水电资源送得更多、送得更远,大力缓解了省内弃水问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因提前启动大规模川电外送,实时增补短期、日前交易,今年上半年四川电网全口径外送电量428.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
省内直接交易为大客户量身定做方案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水电外送仍是主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实现跨越发展。先后投运±800千伏锦苏、溪浙等特高压工程,形成“四交四直”联网格局,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增加到2850万千瓦。
“十二五”累计外送电量3535亿千瓦时,是“十一五”末的6倍。“十一五”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用于与四川水电送出相关的电网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元,积极推进川内和跨区跨省外送通道建设,开拓省外市场最大限度消纳富余水电。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水电消纳能力。优化水库运行方式,减少丰期火电开机容量,最大限度为水电腾出发展空间,协调大型水电开机,提高外送通道送电能力。
今年上半年,川渝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通过可研评审,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增加川电外送能力。
除了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实现联动,推动川电外送,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还立足省内,组织大客户直接交易。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后,为促进富余水电消纳,发展和衍生了3大类17个市场化交易品种。秦毓毅告诉记者,针对电解铝和多晶硅,交易中心有铝硅电直购电方案,有效稳定了四川省66亿千瓦时用电市场,对支持四川省经济发展和促进水电消纳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钢铁、氯碱行业以及攀枝花钒钛园区,实施精准扶持直购电方案,对促进四川省供给侧改革、帮助钢铁行业脱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利用直购电交易平台开展的自备电厂停发消纳富余水电交易,对促进四川省水电消纳和减排起到良好效果,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并被国网公司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交易中心共组织用电企业542户和发电企业225家达成交易1653笔,达成年度交易电量385亿千瓦时(水电298亿千瓦时、火电87亿千瓦时)。
促进本地消纳大力推进电能替代项目
近日,G42(沪蓉高速)四川段沿线5个服务区充电桩投入使用,新能源车充满一次电花费30至80元,可续航150至200千米,G42(沪蓉高速)四川段也成为四川省首条拥有充电桩的高速公路。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云辉介绍,除成南高速公路外,成自泸、成渝高速的充电桩有望在年底前加快推进,年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共投入24座充电桩。而公司所属充电桩将增加至1350个(新增128个),充电站增至44座(新增28座,其中成自泸、成南、成绵高速24座,天府新区4座)。
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大力推进电能替代项目,是促进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除加快充电站、充电桩建设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在新建城市综合体、商场、公共场所等推广电蓄冷、电锅炉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
截至5月底,共计完成替代电量17亿千瓦时。其中,燃煤自备电厂替代作为电能替代的主要途径,替代成效显著,省内共计6户企业参与,完成替代电量12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将多消纳电量3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