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96位企业高管告诉你能源互联网的真正秘密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帅  2016/9/8 12:19:0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值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能源互联网将约占中国GDP的7%,总的来讲,市场前景比较好。”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在中国能源研究会和埃森哲共同召开的《2016中国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调研》的发布会这样讲道。

据悉,此次的报告是埃森哲对96为企业高管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那么大佬们是怎么看未来的能源互联网的呢?能源互联网又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商业生态呢?

最先发生变化的是需求侧。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能源互联网对中国现有能源产业链将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有18%的高管甚至认为这个冲击是颠覆性的。

受访企业认为,在能源互联网中,平台服务商将打破垄断,推动分布式、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到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链、能源管理和能效提升产业链的增加值将达到12.3万亿元,远超传统终端能源销售市场规模。

客户体验正在倒逼企业进行转型,而且,调查中近九成的受访者将数字化能源交易平台视为未来五年内企业开拓能源互联网市场的必备技术。

尽管企业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市场非常看好,但是大家对于转型基本上都持谨慎态度,而且战略战术上准备不够充分。

受访的高管普遍看好选择是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两类基础设施的融合、多能的协同和智慧能源的运用。但事实却是“智慧能源”的试点少、协同少,基建强、应用弱,缺乏整体的数字化战略;在关键的主制管理能力上准备不足,尤其是穿凿客户体验和互动方面。

那么现在的能源互联网领域谁做的好呢?不是新能源企业,而是传统能源企业。

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调查的结果表明传统能源企业的确由于在技术上的投资比较多,数字化的应用建设上较强。但由于传统能源企业是发电、输电、配电到售电这样链条式生产模式,容易形成在不同产业链环节上的信息孤岛。

最应该大有作为的新能源企业在这方面水平则较低,而且多以小规模试点为主。

当然,整个商业生态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那就是做信息通讯技术、服务类出身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很高的技术使能企业,他们最大的短板则是实际操作经验的匮乏。

由此可见,成功需要跨界合作的存在。在调查中,能源交易平台提供商、新型能源装备提供商和信息通信技术设备提供商是最受欢迎的三类合作伙伴。但是如何合作?如何实现双赢?现在还不确定。

面对能源互联网,高管们似乎不是说说而已。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计划五年内为能源互联网新增专项投资5亿元以上。但是同样由于跨界合作、体制创新和市场改革尚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容易陷入观望。

能源互联网一度十分火热,但是大部分都局限在概念之上,但是从此次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调研中可以看到,能源互联网已经在路上。同时,能源互联网的生态还很松散和脆弱,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能源互联网才能保持持久的活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