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压波动和闪变
1.波动负荷
标准对波动负荷的定义为:生产(或运行)过程中从供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
实际生活中,波动负荷又习惯称为冲击负荷或非线性冲击负荷。它的用电特性一般具有下述典型特点:
①功率的波动(冲击)性:引起电压波动,产生闪变;
②非线性特征:产生谐波;
③功率因数偏低;
④三相非对称用电。部分负荷.例如交流电弧炉、单相冲击性负荷等具有这种特征。
标准中该定义是从功率角度、以电网侧为参考定义的。波动负荷的特征还可从负荷侧用可变阻抗描述,标准采用“波动负荷”的描述更能强调“连续性”这一概念。因为波动闪变主要描述稳态运行的、连续性的冲击负荷特征;对于偶然的冲击行为,虽然对闪变仍然有贡献,但其特征指标主要不以闪变进行描述,例如电压暂升、暂降、短时中断等。
2.电压波动
电压波动定义为:电压方均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电压波动是一系列的电压变动是电压变动的集合。电压波动一般以其引起的闪变水平进行评估,闪变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内对电压波动的频度、波形形状、幅度等指标引起危害的综合评定。
当电压波动引起的闪变水平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电压波动的幅度也是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时,也可以对电压波动以电压变动的特征进行分析评定,以维持系统电压变化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
因此,谈到电压波动,首先考虑其引起的闪变(闪变限值的应用),其次当需要时分析其电压变动特征(电压变动限值的应用)。一般地,闪变以实测数值进行分析,电压变动则在经验分析其变动频度的情况下通过数值计算仿真进行评定。
3.闪变
标准给出的定义是:闪变是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
波动负荷的危害首先要评定其闪变发射水平,在闪变水平不超标的情况下若有必要可对电压变动进行评估。可见闪变这一物理参数的主角地位。
闪变是主体一——人(人类)对干扰(电压波动)引起的白炽灯(或其他类型灯具)的照度变化的感受,闪变值越大,这种感受越强烈.人的感觉越难受。一般来说,影响闪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