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深度解析】 售电到底是机遇还是泡沫?(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武魏楠 徐沛宇  2016/6/16 9:06:25  我要投稿  

▼配售一体:被扼杀的新垄断?

由于历史遗留的小水电、地方电网加上政府对自备电厂的规划和降低电价的需求,让兴义在新电改中异军突起,从一个小县城变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随着兴义结束和南方电网有关电网代管的协议,南网离开兴义,而在兴义的南网供电局就面临着没有业务可做的尴尬境地。

“这一定不会是国家想看到的局面,但确实出现了。”陈正强对记者说。

兴义的“一城两网”是因其独特的历史而出现的,很难有可复制性。但是这背后折射出的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电改和售电改革中所表达出的诉求,却有着一定的普遍性。

“有政府背景,甚至是政府直接支持的售电公司,在目前的售电大市场中,是比较被看好的。”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也就是9号文中有关售电主体培育条款中高新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

这些售电主体本身就是用电大户,它们对于从事售电业务在用户端有着一定的优势。而9号文中,有关“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的内容,更是刺激了这些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向配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的诉求在哪里?“政府其实并不在乎电网公司是否垄断,它看重的是电价。”广东某售电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地方政府单纯的希望电价能够降下来,有利于经济发展或者招商引资。如果电网公司不能降,那我就自己支持公司拿配电网的资源,做售电。”

但是,出现配售一体化的售电公司,对于政府来说,就能够实现降低电价的目标么?实际上,由于电价计算模式不清晰,配电网的盈利模式远没有输电网络简单明确。加上负荷基本固定,配电网资产也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除了国有企业,没有售电公司是愿意承担亏本。配电网资产对售电公司来说,也并非绝对的香饽饽。

“现在经济增长缓慢,新增配电网资产有限。”吴疆说,“其次,不一定是售电公司有配电网就能赚钱,这需要规模效益。”

在经济效益比较理想的条件下,售电公司可以做到配售一体,甚至可以投资发电,形成发配售一体化。不过无论是9号文还是配套文件,都对此有着或明或暗的限制。

在9号文中,所有关于售电主体业务中的内容都没有涉及配电。而在有关《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报道中都提到,未来配电网运营者不得跨供电营业区从事配电业务,配电网运营者不得同时经营供电营业区内的发电企业。

尽管形成“配售一体”或者“发配售一体”小垄断的可能性被政策扼杀,但是对于有着地方政府背景的售电公司/工业园区售电公司来说,优势依然存在,并且对于业务的开展也不急迫。

也有这样一批企业,他们对于售电业务可能最为迫切,但是在电改的大潮中,他们也面对着更多的困惑。这就是发电企业。

▼困惑的发电侧

在新电改之后,发电侧对于售电业务最为渴求。

这几乎是记者在采访中,所有采访对象的一致判断。“9号文出来之后,对于电厂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计划内发电逐渐减少,计划外发电比例增加。”陈正强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道,“另外一点就是计划内电量保障盈利空间,但是计划外电量盈利就要由市场决定。而且一旦参与市场化交易或直接交易,不得随意退出”

现阶段对发电企业难以接受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计划外电量都是在压低电厂的价格,低于国家的标杆电价。“电改的目的是改变电力体制,目的不是为了降低电价。”一位电力专家冲《能源》杂志记者抱怨道,“但是现在变成了大家趁着煤价低,打着电力改革和市场化电力交易的幌子,压电厂的电价。真正的市场中,价格应该有高低的起伏变化。”

地方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一定推波助澜的角色。现在的交易多为政府撮合交易,政府出于降低电价的考虑,往往给电厂带来降价的压力。

电厂对此怨言颇多。“他们现在是什么动作都不敢做,只能静静地观望政策的走向,以及电网企业的变动。”一位接近发电企业的人士对记者说,“不管怎么改革,发电企业的电力更大比例的还是计划用电,都将卖给电网公司。通过其自己的售电公司销售电力只会是非常小的比重。因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得罪电网企业。”

记者就售电业务向五大发电集团联系,希望获得他们目前售电业务的情况。但都遭到了婉拒。

私下与发电企业内的熟人谈起,也都坦言,售电业务肯定要做,但是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简单来看,发电企业的售电业务可以分为两种:散户和大用户。这两者是二八定律的关系,散户数量多、电量少,大用户数量少、电量大。售电侧改革对于电厂来说,实际上是让其更多的面对散户和中小用户。

在大用户领域,已经试点了大用户直购电,这也属于电厂的计划外售电。但是大用户直购电售电量的增加并不代表者盈利的一定增加。“大用户量大,但是议价能力也更强。”吴疆说。

发电企业并没有就此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采取了一些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2016年5月17日,广东大用户直供电集中竞争撮合交易落幕,共成交14亿千瓦时。其中,售电公司12家报价,11家成交,成交电量11.609亿千瓦时,占总成交82.92%。其他用户79家报价,36家成交,成交率45.57%,成交不足一半。

据知情人士透露,11家成交的售电公司当中,以发电企业的售电公司为主,它们拿下了绝大多数的电量。这也意味着电量和电费从发电企业出来之后,回到了发电企业。“吃掉大部分的电量,发电企业可以减少自己在售电方面的竞争对手。”协鑫南方售电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经理许志澄对记者分析道。

更极端的情况可能是,发电企业结成类似卡特尔的“联盟”,在报价的时候保持默契,以最小的成本吃掉尽可能多的交易电量。随着市场的放开,进入市场交易的买方不断增加。在卖方数量和出售量没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市场的主动权很可能会回到发电侧。

尽管这只是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生的现象和分析。但体现出的是发电企业在积极应对当下对发电侧不利的局面。这些举动尚且称不上是“反制措施”,但其灵活性和可能达成的效果已经足以引起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关注。

电网、政府背景的配售一体化企业、发电企业,这些售电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在售电领域有着自己的优势。然而就像是上文提到的二八定律一样,市场中永远存在着数量占据多数的弱势群体。在售电侧改革中,他们是独立售电公司。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