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耗能拉后腿,但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增速仍实现由负转正
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4%、68.7%、14.3%和15.6%。第二产业比重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均同比增长0.2%,其中3月当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带动当季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扭转了上年以来季度增速持续负增长的态势。
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5.8%、比重降低2.7个百分点,合计下拉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8个百分点,仍是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电力消费结构在不断调整。
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5%,其中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和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4.7%、5.7%、14.0%,是导致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低速增长、制造业用电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若扣除这三个行业,则第二产业及其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5%、4.7%和4.5%。
能源结构正发生巨变,一季度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约38.5%
一季度,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4.2%,其中电源投资同比下降14.9%,电网投资同比增长40.8%。
基建新增发电装机2815万千瓦,是历年同期新增装机最多的一年、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08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084万千瓦。
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为14.9亿千瓦、同比增长11.7%,远超同期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2亿千瓦左右。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886小时、同比降低74小时。
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创近些年同期新高,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继续降低
火电投资同比下降19.5%;新增装机1746万千瓦(其中煤电1363万千瓦),创近些年同期新高,局部地区火电装机过快增长、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
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容量10.1亿千瓦(其中煤电8.4亿千瓦),比上年3月底增长9.3%。
火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同比下降2.2%;设备利用小时1006小时(其中煤电1054小时),同比降低108小时,已连续20个月同比降低,为近十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受水电大发影响,浙江、广西、湖南、广东、福建、四川、云南和西藏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均低于900小时,其中云南仅有279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2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