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结构持续调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总体来看,一季度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分别为1.4%、68.7%、14.3%、15.6%。近三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用电结构持续调整,反映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工业用电中,重工业(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为56.4%)同比下降0.6%,轻工业(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为11.0%)同比增长4.3%,显示出工业用电结构的调整优化。首先,传统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持续下滑。一季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粗钢产量为19201万吨,同比减少3.2%;原铝(电解铝)产量为734万吨,同比减少2.0%。与之对应,一季度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用电量同比分别减少14.0%、5.7%。其次,高新技术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一季度,集成电路产量为268亿块,同比增长15.9%;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为44120万台,同比增长19.6%。与之对应,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同比上升7.9%。
第三产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仓储运输、网络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仓储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23.1%。
地区用电增速分化 经济转型进行中
一季度,各省用电量同比增速出现较大分化,通过与GDP增速的对比分析,可从中一窥各地经济转型的成果与困境。
发达地区率先取得转型效果。北京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一季度用电增速7.2%,经济增速6.9%。同期,浙江、广东、江苏用电增速分别为6.5%、6.2%、4.6%,经济增速分别达到7.2%、7.3%、8.3%,显示出发达地区经济新动能逐渐形成,转型成果显现。
中西部地区则转型压力较大。山西受环境保护、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季度用电量同比下降0.2%,反映出产业依赖严重、经济转型困难,同期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宁夏、甘肃等省份一季度用电量分别同比下降11.6%、10.0%、8.0%,反映出省内占比较大的高耗能行业受市场需求疲软及“去产能”政策影响严重;同期,青海经济增速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而宁夏、甘肃分别下降1.1、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