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一方面,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东中部地区严重雾霾成为影响大众身心健康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优化电力布局、加快清洁发展任务刻不容缓,亟需加快建设我国能源互联网。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建设我国能源互联网能够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带动产业升级,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清洁发展、促进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国家电网公司将统筹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完善“十三五”电网规划,加强中长期规划研究,推动将能源互联网规划和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建成东部、西部两个同步电网;到2025年,国家电网将形成一个同步电网,基本建成我国能源互联网,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以“两个替代”促进绿色清洁发展
绿色清洁发展是我国和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治理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根本要靠“两个替代”,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方面实施电能替代。
新世纪以来,全球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年均分别增长25%和42%;我国分别增长49%和67%。2015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3亿千瓦、4200万千瓦,成为全球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现有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4亿、45亿千瓦,随着技术进步可开发规模更大。特别是西部、北部新能源资源条件好、潜力大,应当作为我国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加快集中大规模开发,建成我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问题。今年3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还发布了《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16)》,提出在2020年前,保障新能源年均新增4500万千瓦装机并网。
会上也提到,需要承认的是,目前我国清洁能源面临“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究其根源,一是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连接大型新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跨区输电通道规划缺失,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新能源发展。二是电源结构不合理,缺乏一定比例的灵活调节电源去应对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三是火电厂参与调峰的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同时也缺乏跨区跨省电力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导致新能源难以大范围配置和利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电网公司要促进新能源与电网统一规划、有序发展,加快配套电网建设,完善并网服务管理,保证新能源发电及时并网。在优化调度运行方式方面,要充分挖掘调峰潜力,发挥抽蓄机组调节优势,推动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提高新能源发电上网比重。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要推动政府建立新能源跨区跨省交易市场化机制,完善相关电价政策,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