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电网公司通常专注于电源侧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峰值需求,平衡电力负荷,满足用户需求。而需求侧被认为是静态的,并且必须新建电网线路以满足负荷需求。但是,电网建设投资昂贵。预计至2030年,电网建设需要投资1.5万亿美元才能满足预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需求,而这意味着每年需花费50-80亿美元。
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发布的一份报告《需求弹性经济学》说明了如何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如智能恒温器对空调、烘干机、热水器、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等电器设备的控制,减少10-20%的预期电网投资,同时为用户节省10-40%的电费。
这种方法称为需求弹性(demand flexibility),它更多的是依靠电价等随时间变化的定价和收费。现在美国有6500万居民客户选择成本只有几百美元的设备以帮助用户自动响应这些价格信号,参与需求响应。
正如“负瓦特”(negawatt)指的是节约的电力一样,“需求瓦特”(flexiwatts)被认为是转移的电力,以此来降低成本。也正如需求侧“负瓦特”比供应侧瓦特便宜得多一样,“需求瓦特”是一种能够满足电力供给侧容量的更加经济的解决方案。
报告称可通过三方面来量化电网和每一个客户的价值,以检验“需求瓦特”潜力:1)降低峰值需求;2)在低电价时转移负荷;3)整合可再生能源。
2014年,PA咨询公司帮助夏威夷电力公司开发了一个基于“需求瓦特”的集成需求响应组合计划。还有一些电力公司成功的实施了“需求弹性”监管,如联邦爱迪生电力公司、杜克能源和乔治亚州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