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主导电力为中心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中国为世界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的解决方案,未来世界将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力为中心、全球配置资源的能源发展新格局。正如剑桥能源咨询公司主席丹尼尔˙耶金所言,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极具开创性的伟大构想,而且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具备了显著优势与成功实践。全球能源互联网在解决全球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特高压输电距离能达到5000公里,可以实现大洲之间的电网连接,比如从亚洲到欧洲甚至更远,这有助于重塑后化石能源时代全球能源新格局。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未来实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等发展目标。这不仅仅是在经济上,从环境、社会上都可以给区域性能源合作带来很多好处,可以让全球能源从生产到使用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同时能够平衡区域性,尤其是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关系。对此,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能源经济部经济事务官员谢尔盖˙图里诺夫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高度关注的工作重点。要让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电力的便利,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
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罗伯特˙吉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就是将具有这种电能传输能力的各大洲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将全球的能源在更大范围内输送和优化配置,以便更好地消纳清洁能源。加州爱迪生国际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瑞福表示,虽然跨国乃至全球电网互联会带来对丧失战略资源控制的担忧,但电网对资源优化整合的本质属性最终会让参与互联的各方意识到它的巨大好处。
3月30日至31日,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还将继续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深层次问题。
从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到洲际互联
全球能源互联网代表了世界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根本性、系统性解决方案,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按照发展设想,应该先从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做起,最后达到洲际互联。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内互联:从现在到2020年,重点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阶段为洲内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第三阶段为洲际互联:从2030年到2050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北极风电、赤道太阳能)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目标,全面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中国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新技术进行了成功实践,目前已成为全球接入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最大的电网,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重要基础。特高压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提出,关键在于我国有独特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