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7日
观点:将特高压、能源互联网建设作为国家创新战略重点
创新是国家的灵魂、企业的命脉,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发展、没有优势、没有未来。我国经济下行、增长乏力,实质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没有创新,结构调整难以真正实现,投资越多,产能越大,越会积重难返。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创新实力并不相称,在一些领域与世界的差距还在扩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抢占创新这个制高点。没有创新,发展将会严重受限。
对创新工作有三点建议。一是确立国家重大创新目标。立足“两个一百年”,明确国家、行业、企业及各领域创新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创新攻关,尽快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二是打造重点领域创新的“国家队”。以中央骨干企业为主体,发挥中央企业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在能源、环境、材料、生物、信息、空间等重点领域,培育具有强大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队”。三是将特高压、能源互联网建设作为国家创新战略重点。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未来全球能源竞争的制高点,特高压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希望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我国能源互联网,取得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导权,提升国家影响力。
时间:3月10日
观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清洁绿色高效发展
第一,促进清洁发展。预计2050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00亿吨标煤。清洁能源是大自然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用了明天还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年均12.4%的增速,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可以提高到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化石能源将主要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将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
第三,拉动经济增长。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如果我国启动能源互联网建设,2016~2025年电网投资可达10万亿元,带动清洁能源投资10万亿元,年均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可以消化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并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调整,有效解决“经济下行、雾霾上行”矛盾。将西部、北部的清洁电送至东中部,每度电有5分以上的价差空间,能够基本满足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资金需求。
第四,促进世界和平。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减少国际争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成为一个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