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力马帮”驮出中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光明路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罗云鹏  2016/2/18 10:26:2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通了,但是有两条哈达没有献出去。”藏历年刚刚过完,生平第一回用洗衣机洗上衣服的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吉卡乡牧民华更尖17日说,“一条是献给马锅头(马帮负责人)的,一条是献给骡马的,他(它)们是光明的使者。”

中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分布于青海省三江源核心区域内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班玛县和久治县,区域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

让全部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国家能源局“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目标。

“在三江源核心区建电网,最头疼的是脆弱的生态环境。既需确保施工进度,又要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曾参与果洛联网工程玛尔挡-果洛330千伏输电线路的项目经理董勇介绍,“不能爆破,不能使用大型机械,电力施工人员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电力物资骡马驮,铁塔基础风钻掏。”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物资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多方奔走,先后从四川、贵州等地请来40余支马队的809头骡马参与物资运输,因高寒缺氧及高强度工作,截至工程竣工时有27头受伤,28头死亡。

在果洛与青海主网联网工程、塔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仅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大岭就有18座,3次横跨黄河天险,是继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之后,青海高原又一项极具挑战的重大输变电工程项目。

“小到螺丝、沙石,大到百斤重的铁塔组件,都是靠骡马驮运的。”马锅头倮木公社参与了班玛县吉卡乡35千伏通电工程,“为了减少驮队对草场的踩踏,驮队运输当中要排成一字,沿着固定路线前行,而且每匹骡马都要戴上笼头,防止偷吃牧草,当地牧民看到我们经常会竖起大拇指。”

“在条件允许的工地,施工中限定施工机械必须在基础周边5米范围内作业,采用草垫或彩条布将机械、沙石、塔材等与草地表面隔离。”果洛-查郎110千伏二回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赵冠荣介绍,大多数塔基地基采用人工掏挖的方式,缩小破坏范围,沼泽地段塔基则选择在冬季封冻后施工,施工便道采用铺设钢板措施,以减少对沼泽地的扰动面积。

“以前到了夏天,新鲜的肉和蔬菜都放不住,现在不用担心了。”玉树市仲达乡歇格村地处通天河畔,该村于2015年12月12日提前通电。歇格村村长更尕坚赞回忆说,“在(通电)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村里面很多人都会去看(施工场景),后来入户拉线的时候还有村民帮忙当起了翻译,所以我们村(进度)最快。”

2015年12月23日,中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结束无电历史。从果洛州久治县走出草原的大学生晋美多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道,“经幡飘扬的地方,一条条银色的哈达,穿过年保玉则(湖),翻越阿尼玛卿(雪山),一头连着雪域深处岁月的灯盏,一头通向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