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发展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发展。”刘振亚董事长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清洁绿色发展》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实践中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既是贯彻“一带一路”构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升和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实施。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下的电网互联互通,正是这样的标志性工程。
目前,世界上已发展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等跨国互联大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区域性电网互联也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实现了除台湾外的全国联网,国家电网与周边国家已建成多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研究提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实现电网联网有3个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建设从我国新疆到中亚五国的输电通道;俄罗斯和蒙古向我国的输电通道;与南部邻国联网通道。公司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显著提高各国能源协调互济和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重大突破。
展望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景广阔,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公司规划,以“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为突破,经过3个阶段,到2050年将建成由跨国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智能电网构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连接“一极一道”(北极和赤道附近地区)和各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各种分布式电源,将全球清洁能源发电输送到各类用户,保障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到那时,你或许在家里就能受益于赤道的阳光、北极的风。到那时,充沛的电能将送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地球村的天会更蓝、地将更绿,人类的生活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