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能有效缓解湖南电力能源保障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对控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总体部署,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并在湖南重点高校和学术论坛组织宣讲,努力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有效落地,助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
全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重点。
湖南“少煤、无油、缺气”,一次能源禀赋不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湖南能源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力引进省外清洁能源,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开辟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的能源输入新通道,才能构筑多品种、多渠道、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供给体系,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2015年6月3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为湖南提供800万千瓦的清洁能源电力,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下一步,国网湖南电力将科学规划电网建设;主动对接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与构建东、西同步电网规划目标,坚持把推进特高压作为重中之重、把发展配电网作为当务之急、把智能化作为发展方向,优化和实施“十三五”电网规划,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大力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重点加强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确保2016年实现输电线路和接地极线路全线架通、湘潭换流站完成电气安装,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抓紧开展多条特高压工程的前期工作。切实做好特高压人才与技术储备,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依托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全球能源互联网条件下电网防灾前瞻性课题研究。
积极促进新能源消纳
国网湖南电力积极采取措施,凝聚各方共识,争取政策支持,畅通新能源消纳渠道,服务新能源发展。
目前,湖南省并网的新能源装机达182万千瓦,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600万千瓦。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湖南新能源消纳矛盾随之显现,主要集中在输送配套滞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以及对传统火电企业的优化等方面。
为此,国网湖南电力将积极采取措施,服务新能源发展。一是凝聚新能源发展共识。大力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和新能源发展理念,推动将电能替代纳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及各市州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十三五”规划,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与湖南省能源规划有机融合。二是争取新能源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科学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等,助推新能源发展。三是畅通新能源消纳渠道。为新能源上网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跨区输送能力,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畅通新能源来湘通道。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统筹安排新能源、水电、火电机组发电计划,全力保障新能源消纳。
加快实施“两个替代”
国网湖南电力将继续坚持以形成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重的能源发展模式,基本稳定水电、优化火电、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先开发利用本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通过实施“两个替代”,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全省已并网风电项目23个,后续在建、待建规划风电项目54个,容量262.9万千瓦;自2014年以来,结合全省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形势,湖南公司在多个领域积极推广电能替代,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840余个,替代电量70.4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全省替代电量力争保持10%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力争实现电能替代电量120亿千瓦时以上,全省社会电气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远景到“十四五”期间,力争全省替代电量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基本实现电能等清洁能源最大程度替代燃煤和燃油等化石能源直接消耗,全省社会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贯彻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扎实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强化依法从严治企、精益规范管理,深入推进“两个转变”,为公司全面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两个一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