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一场特殊的科技项目评审会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举行。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众多知名高校及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21份“工业污染区输电杆塔金具的锈蚀与防腐处理研究”技术方案进行评审,结果表明,超高压公司试点运用“众包”模式解决科研难题取得初步成效。
据了解,南网超高压公司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超高压公司加大了科技项目投资,年度授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科技成果质量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多项科研管理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涉及电力电子、高电压技术、绝缘材料等多个学科,难以依靠单一领域的技术专家、科研机构或高校完成。另一方面,电力行业运维技术发展迅速,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得到迅速应用,如何构建专家团队解决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成为科研管理的新议题。鉴于此,超高压公司对自身的科研创新和管理系统进行了大胆革新,在科技项目的前期研究中积极引入“众包”模式,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网络大众的做法。应用到企业里,多元背景的网络用户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也可以弥补企业自身人力、技术资源的不足,同时还为所有行业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
超高压公司主要在三类科研项目中进行了不同的众包尝试。第一类项目中,所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并不是传统电力系统研究的问题,需要将其它领域已有的成熟技术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改进,例如上面提到的柳州局输电线路涉及的金具防腐难题。柳州局管理的某输电线路处于广西西北的工业污染区,线路金具金属部分反复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情况,不仅耗费大量维修费用,且防腐效果并不理想。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帮助下,超高压公司应用众包模式,通过各个渠道征集了21份完整的解决方案。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准确定位金具腐蚀的原因、完善了自身防腐的技术路线,为下一步实施金具防腐实地检测、防腐材料研发等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相关防腐专家也为超高压公司所辖的国内第一条50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的防腐技术提供了研究思路。
第二类众包科研项目,试点项目主要涉及超高压公司引入的无人机巡线技术,可为定位无人机故障原因,进行控制系统改进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第三类众包科技项目涉及技术前沿的创新研究。超高压公司希望能够研发一种潜油机器人,进入换流变压器内部箱体进行详细的摄影摄像检查,这样不仅安全,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缩短故障定位时间。征集了来自日本、英国等国的5个设计方案,为进一步开展技术合作与研发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