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王仲颖:电网未来应像互联网一样是双向的(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见派  作者:王仲颖  2015/12/8 10:49:57  我要投稿  

做规划如果还按以往理念,我不看好

关于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做了一个2050年能源发展战略的课题,中关村储能联盟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但是,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在“十三五”和2030年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说,我们以前做规划实际上就是各方利益集团在争自己的那一块利益,规划的结果就是平衡,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

以前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小,现在可再生能源从装机规模上看也不小了,如果把水电加上,可再生能源占整个电力的份额也可以说不小了。再发展会怎么样?

实际上德国就遇到过问题,我们比德国好一点,但现在经济新常态,的确能源增长速度放缓了。像德国这种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基本上是不增长了,而且搞得好的国家,像丹麦,能源消费是在负增长的,丹麦的GDP还在增长,但速度相对较低。比如,从1980年到现在,丹麦的GDP增长了80%,他的全部能源一次能源供应总量几乎是持续下降,但是他的GDP几乎翻了一番。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现在做规划的时候,如果还按照以往的理念做规划,我不看好。但是如果真的像习总书记在五中全会所提到的,如果真的能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如果基于这个理念去做规划,我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还是蛮有信心的。因为现实摆在这里了,只要多增加1公斤的煤炭消费,雾霾就不会改变。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数学题。

现在发电侧和用电侧都是“不听话的孩子”

电力系统好像两个孩子,发电侧是一个孩子,用电侧也是一个孩子,永远长不大,但是永远在成长。

以前发电侧的孩子是非常听话的,我们现在老说电源变成波动性的了,我们以前就是煤电和水电,所以发电侧是非常听话的孩子,但需求侧实际上一直就是不听话的孩子。

但在过去的体制上,我们电力系统或者我们的体制把不听话的孩子管的很死,你不听话我也不让你动,你想动没门,我给你什么样的电,你就得用什么样的电,所以在这种体质下,电力平衡没有问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需要绿色的电力,要解决雾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这下好了,风电和光电都是波动的,发电侧从听话的孩子也变成了不听话的孩子了。

而需求侧原本就是不听话的,我们不知道用户什么时候开灯,什么时候车床启动、空调打开。实际上,需求侧从来不愿意被管死,现在也要从后台走到前面来,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说的能源革命中消费革命要引领供给革命。

做需求侧响应,两边都波动才有机会

作为家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跃、活泼,你如果不动蔫了,谁也受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两端都是不听话的孩子,都是活蹦乱跳的孩子,实际上是好事。

为什么呢?我们都学过辩证法,要做需求侧的响应,两边都有波动才有机会,所以不要把波动看成一件坏事。

而且电力还有一个特性,电是以光速传播的,所以要想控制它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一眨眼,都没有感觉的,几千公里,上万公里,电就像光一样,就像现在的光纤速度一样,没有任何感觉,电就到了,对用电设备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要我们技术到位,完全可以做到让不听话的孩子继续保持活蹦乱跳,没有任何问题。波动就为好的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市场化才会有差价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今年3月份去德国参观了一个5兆瓦的锂电池电站,是给欧洲电力市场起调频作用的。大家可以想像5兆瓦的锂电池电站投资有多大,是相当昂贵的。但这个电站恰恰就利用了欧洲电力市场化的平台赚钱,很快就把投资收回来,而且盈利水平还很高。

他们怎么做调频呢?这个电站在半夜12点以后或者凌晨的两点三点左右,从电网购电给锂电池充电,那时的电价非常便宜。第二天在负荷高峰的时候,比如说中午、早高峰、晚高峰的时候,他们给电网回馈电力进行调频,而这时卖给电网的电价是非常昂贵的。

像美国,调峰电价是基荷电价的10倍,调频电价更高。差价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于市场,市场化才能有差价。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