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是价值挖掘,通过创新能源运营模式来提升价值。未来能源网络的参与主体不再是单纯的能源服务商和能源消费者两方,开始呈现多方位、多角色、多主体的特点;同时,信息流、价值流、能源流、资金流也呈现多向流动状态。现在,能源互联网衍生出的创新型公司极具特点,都具备平台提供商或平台服务商概念。例如,能源生产端以远景能源为代表,为风场这样的能源生产者提供发电功率预测、设备状态检修等第三方平台服务。
能源互联网具有独特的本质特征。能源协同化可以实现多种能源互联和协同调度,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资金利用效率与资产利用率。目前建设的能源局域网,从能源协同化角度,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管理一体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凭借本地光伏发电、冷热联供、储能技术、柔性直流技术等,优化网架结构,减少投资。能源高效化包括效益、效用和效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接入能保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以用户效用为本,推动能源系统的整体效能。这里的用户是指能源价值链上的所有参与方,包括能源生产者、消费者、运营者和监管者等。同时,能源具备商品属性,能通过市场化激发所有参与方的活力,这就是能源商品化。它能推动形成创新商业模式,如能源营销电商化、能源交易金融化、能源投资市场化和能源融资网络化。
能源众在化指的是能源生产从集中式、分布式到分散式的转变,实现全面泛在。能源单元之间对等互联,能源链中多方参与共赢,支撑创新发展。能源虚拟化借鉴互联网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将能源系统基础设施抽象成虚拟资源,盘活存量能源资源,如分散存在的铅酸电池储能资源,从而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率。能源信息化则是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融合。
未来,能源互联网必将带来巨大变革,带动一大批创新产业,成为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