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何储能?
未来能源利用日趋灵活多样,这使储能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
未来电池发展应兼容并包,并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抓住各类电池的特点,依势发展。比如锂离子电池,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锂硫电池,则需攻克寿命、功率和安全三大关;液流电池,需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能量效率,降低成本;超级电容器,应突破高性能超级活性碳材料技术,替代进口、降低成本。当前研究的新型储能电池——锌锂锰水系电池则可以在进一步提高其循环性能方面提升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电池技术的进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式尤为重要,应兼顾比能量与安全性,以提升比能量密度为主线,多角度、系统化提高电池安全可靠性。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也应着力攻克正、负极材料和电介质隔板的核心技术及模块智能技术,跨领域联合开展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和以锂聚合物电池,形成核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智能灵活的未来电网、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高效经济的储能技术,给未来能源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为人们生活带去更加灵活、高效、持久、绿色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