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当地是全国风能富集区,海拔高度在1500米至1600米,是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占河北省陆上风资源的71%。当地是太阳能资源Ⅱ类区域,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是河北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申奥成功和示范区的批复,给张家口的新能源投资注入了强心剂。张家口下花园区发展改革局重点办主任宋飞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出去招商引资,人家还不愿意见,现在是坐在家门口,很多投资者就主动来谈合作,从过去的‘招商’到现在‘选商’,我们的项目选择余地更大了,可以更严格地遵循本地产业规划了。”
低碳压力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例从27%提高到55%,就是张家口举办“低碳奥运”从现实到理想的距离。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拉低了人们对张家口好天气的直观感受。事实上,张家口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最优,今年上半年,张家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2天,达标率为78.5%;PM2.5浓度均值3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4.63,继续保持长江以北37个试点监测城市的最好水平。
“张家口空气质量长江以北排名第一,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最优城市。”张家口市长侯亮在列举该市申办奥运会的五大优势时,特别提出了这一条。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和张家口为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申办城市。
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说:“这两年来,为了支持申办冬奥会,我们完成了崇礼迎宾廊道及赛事核心区生态绿化10.5万亩,对迎宾廊道两侧73个村庄及赛事核心区10个村庄面貌进行改造提升。”
借力冬奥会,张家口市提出了大气治理的下一步目标:到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6项指标年度评价均达到国家年均二级标准,其中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5%。
“低碳奥运”是两城市举办冬奥会的重要理念。根据《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在张家口市崇礼县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更重要的是,《规划》还提出了指标和时限,即到2020年,张家口示范区55%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在奥运场馆电力和热能供应方面,奥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赛场用电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奥运场馆所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