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城区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改造工作日益深入,实现了对134座开关站、102座小区配电室、485座电缆分界室、1317座箱变、1011座开闭器、592台柱上开关、1089台客户分界负荷开关的集中调控;所辖变电站和所有配电线路全部实时监控,电网实时运行信息与抢修人员保持实时互动,大大缩短了应急指挥信息流转时间和指挥抢修环节。
电网更聪明迎峰度夏有保障
7月13日16时33分,气温近40摄氏度,北京电网当日最大负荷达到1831.2万千瓦,突破了2013年创下的1776.0万千瓦纪录,增长率为3.11%。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正在试点中的北京城区配电网,一旦发生故障可智能“自愈”,故障平均处置时间也由以往的小时级提升至秒级。
“智能自愈也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冯洋边说边向记者调出2014年的一个智能自愈应用实例。
时间追溯到2014年4月14日12时42分25秒。当时,北京市新街口地区一路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造成局部地区停电。
12时43分07秒,除故障区域内两户高压客户外,其余90%线路均恢复供电。该故障从定位、隔离到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仅用了35秒,这是北京城区配电网智能自愈功能启用以来用时最短的一次。
“在试点智能配电网的地区,一旦有跳闸等停电故障发生时,电网可智能发出抢修指令。”城区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工程师冯洋说,以往监测人员从发现故障到电话通知抢修,这个过程要费时7到10分钟,抢修人员到达现场,要沿着线路逐一查找问题,从找到故障点到修复完成,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一个半小时。而目前电网的“聪明”程度,已经能把发现故障到80%居民恢复用电的过程缩短到100秒之内。
截至目前,城区范围内已有150条线路具备了智能自愈功能。下一阶段,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将继续以配电网建设为重点,加强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进一步扩大配电线路智能自愈功能的覆盖范围,最终实现提高电网故障快速处置能力、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