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技术的惊人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贝宝(Paypal)和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Tesla)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四月底宣布建立特斯拉能源(Tesla Energy)公司。该公司的标志产品是一款名为Powerwall的蓄能电池,其蓄电量可以满足一户家庭一到两天的用电需求,零售价仅为3500美元。
马斯克口中批量生产这款既可以用作车载电池又可作为家用电池的‘超级工厂’已经开始兴建。
其他企业也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型电力存储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液流电池”。这种电池可将能量储存于电解液中,而这种电解液既可以注入蓄电池也可以从蓄电池中取出,就好比将汽油储存在油箱里一样。
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巨大潜力
太阳能及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电力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和很多新兴国家一样,中国的用电需求也在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中国也承受着巨大的供电压力。
与传统大规模电厂相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与蓄电池相配套的局部供电方式或许是一种更具吸引力、更快捷、更简单易行、同时也更清洁的技术解决方案。
建设这种局部供电系统或许还有助于使那些电力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农村地区人口不再一窝蜂地涌入城市。然而,与其他新兴国家一样,在中国,电力不仅仅代表着经济实力,也代表着政治实力。
受地方管理的这种清洁能源发电与蓄电池相结合的分布式发电方式已经使西方国家的传统电力企业面临着被瓦解的威胁。而在中国某些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地区,可能会非常不希望传统的秩序被打乱。
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能源技术生产国,如在太阳能光电技术领域。
2014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其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
不断创新的潜能,尤其是电池技术的创新,对中国蓬勃发展的科技行业来说显然是一个契机。对于那些跟意欲打入中国市场的西方企业合作的行业来说,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此外,为了降低石油进口,中国非常希望能够发展电动汽车行业。
治理燃煤电厂及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目前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因此,以蓄电池为后盾、能够保证日夜供电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似乎越来越有吸引力。但这需要从技术和政治的角度谨慎布局。一旦取得成功,中国将再一次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