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新要求,北京市原则上不再新建电厂,主网层面,现有受电能力预计在2017年达到饱和,2018年将由“紧平衡”转为“硬缺口”。
至2020年,新规划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六大受电通道可使北京电网受电能力提升一倍。北京全市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3%,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由现在的79分钟降低至39分钟。
成果:未来电网发展的行动路线
这份北京市首个覆盖全区域、涵盖500千伏至110千伏电压等级的 《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明确了各级电网站址、走廊和应急抢修服务网络等内容,为未来10~20年北京电网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
这是对2014年已批复的 《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的进一步延伸和落地。13个500千伏受电通道,共计28回500千伏线路,《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就是解决这些线路走向路径等更为精细化的问题。
“规划新增架空线走廊要尽量避免穿越市区重要地区、城镇中心区。”北京电力发展策划部前期处处长王亚峰讲道,比如新增的北京东—通州双回线路走廊,线路如何走,采取哪种方式,经过哪些河流、村庄,线路走廊宽多少米,这些都在规划中逐项明确。
在此基础上,北京电力还规划了“1+4+17+N+X”应急抢修服务网络体系———建设1个调控指挥中心,4个中心城区应急抢修中心,17个调控指挥分中心,N个智能监控站,X个应急抢修服务网点。至2030年,可有效适应世界城市电网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有了完整而科学的规划,执行是最有力的保障。
在今年的行动任务中,北京电力要完成北京东—顺义、北京东—通州、蔚县—门头沟3条通道前期工作,还要落实张南—昌平第三回、北京西—新航城、南蔡—房山3条通道前期手续。
北京电力各属地公司也行动起来。承接特高压入京的通州供电公司正从规划建设的角度筹谋,开展500千伏顺通线路迁改以及500千伏通北站的规划建设,紧跟地区城市副中心及“一核五区”建设步伐。
电网规划对接城市规划,正逐渐从蓝图转为现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