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仅凭一家企业的力量远远不能构筑智能化的世界,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人们的生活也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智能家居企业纷纷跨界合作的重要原因。无论是阿里、百度,京东、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家电公司为代表的海尔、美的都不可能一家独大。资深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要布局如此巨大的智能市场,家电企业必须要告别单打独斗,选择相互合作,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具有软件优势的企业需要传统家电企业的力量来弥补硬件生产上的弱势,而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内容,“智能”就是生命线,互联网企业也成为传统家电企业选择的结盟对象。此外,互联网公司在信息化平台搭建、大数据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也将为家电企业带来积极影响。可以说,二者是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业内认为,尽管经历了2014价格战的厮杀,但家电行业乃至整个商业互联网化的升级主线并没有改变,在智能化、高端化、个性化为主基调的2015年,联姻互联网公司成为各家电企业的“必修课”。
智能化程度低掣肘市场普及
未来,智能家居具有无限畅想的空间,但是现在,谈“行业的春天”还为时尚早。由于国内智能家居,起步较晚,涉足的门槛也比较低,所以目前的产品仍然被指是“鸡肋”。虽然现在有很多跨界合作,但是智能家居的技术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很多的智能家居产品设备,都只是披着智能的外衣,却做着传统厂商的事。一些智能家居企业是打着“智能”的噱头,行一些糊弄消费者的伎俩,诸如在设备辅材及设备选择上,进行偷梁换柱的猫腻操作。
除了产本本身的不足,价格不亲民也是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通病。一些产品但凡与智能沾边,价格往往都成倍增长,但实际能给用户带来的改善却少之又少,性价比便成了产品销售的瓶颈。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低,高收入群体看不上,中低收入群体买不起,市场没有回应,智能家居只是看起来很美。
物物相连,物与人产生互动,是实现智能家居的重要内涵。现在是起步阶段,智能家居并没有解决所有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行业统一标准还没有形成,各智能硬件或设备公司各自为战,智能家居也就不能解决所有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因此,建立一个开放平台一个统一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目标。为此,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激发智能家居的爆发式发展。
当然,智能家居的最终受惠者是用户,想要智能家居成为用户生活的刚需,就必须真正能够解决家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迎来行业发展的爆发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