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德国各行业企业将为工业4.0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投入109亿欧元。这一数据表明德国企业对工业4.0以及高科技的重视。预计2015年上述投资将达到6.5亿欧元,这比2014年增加54%。
该行动计划的目标也已框定:德国试图在2020年成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方案的先导市场和供应商。工业4.0将会为创业公司和小型公司创造更多的新机会。
记者:德国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有哪些吸引投资的优势?
韩佩德:首先,创新是德国的竞争力。2012年,德国研发投资水平达到794亿欧元,几乎是英国与法国的总和。2013年,欧洲专利局授予德国13425多件专利,几乎是英国、法国总和的一倍。德国政府也启动了旨在激励科技进步的计划,每年在尖端技术研发领域投入50亿欧元。得益于此,研发项目可获得多重形式的财政支持。
德国还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欧洲第一大市场,以及拥有具有竞争力的税收体制。在德国,对股份公司的征税不采用全国统一税率,这对投资人是一个利好消息。企业的纳税负担最多可降低8个百分点。同时,德国具有稳定的劳动力,且与东欧邻国的劳动力成本在明显缩小。虽然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并不算低,但是德国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很高。
德国的西部大开发
记者:你提到的政府支持具体指哪些领域?德国的不同区域对外国企业的投资的政策是否有不同呢?
韩佩德:德国有一揽子投资激励措施,包括现金资助、低息贷款、劳动力资助、研发资助等,现金资助是大幅降低创立生产厂成本的一种方式。
2014年7月,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宣布更新“德国投资补助的地图”,以改善地区经济结构为目的,旨在提高区域经济实力。
地图显示了在德国的哪些地区的哪些领域可以获得什么补助。申请程序是,先经欧盟批准,之后需要联邦和州政府进一步批准。作为一种机制,它将促进新投资进入德国经济结构较弱的地区。
在靠近波兰边境的德国东部地区,最高投资补助可达20%。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优惠补贴,中型企业是10%,小型企业是20%。因此一个在德国东部、波兰边境的小型企业最多能获得40%的投资补助。
在德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比如汉堡和巴登—符腾堡州几乎不会得到任何投资激励。该地区只有某些地方能获得10%补贴。当然,仍有一些薄弱的西部地区享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