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有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远不能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消纳的需要。此外,清洁能源带来的系统调峰问题、分布式电源接入问题、有关电价机制问题、相关标准制订问题等也是很大的难题。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加快建设和电网智能化的加快实施,使电网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各类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电源建设的持续加快,进一步增加了电网建设的艰巨性。由于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需要,今后几年,预计每年电网投资都将在2000亿元以上,开工、在建和投产的规模都很大。
据了解,国网为加快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将以特高压、区域和省级主网架、城乡电网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各级电网建设。优先解决供电紧张地区的输配电“瓶颈”问题,保证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特别是清洁能源基地的送出需要。
新能源发电装机的迅速上量,使清洁能源发展的重点加快转移,并网消纳和市场化运营成为新课题。专家认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只看光伏电站、风电场、水电站建了多少还不够,上不了网,无法合理消纳,终是功亏一篑。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开发上,坚持大规模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发展相结合,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在运行上,依托大电网,充分利用不同区域负荷特性差异,使风、光、水、火、核联合协调运行,实现多种能源开发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消纳上,突破清洁能源富集地区本地消纳能力有限的制约,在全国范围内消纳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弃风弃光弃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钟俊特别提出高度重视研究调峰、调频电源与电网协调同步发展的问题,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功率预测水平,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气电等调峰、调频性能良好的电源以及储能设施建设。
智能电网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将“智能”与“绿色”有机结合。智能电网还为清洁能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智能电网不仅便利了百姓生活,更能有效缓解电力紧张和电力中断问题,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绍兴电力局局长陈关贤认为,智能电网建设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推动光伏、风力发电、机电设备、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国家政策的扶植还是内在发展需求,智能电网携手清洁能源都将步入日益完善的友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