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之四: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实现资本运营。特殊经营如BOT(即建设、运营和移交)作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方式,具有有限追索和表外融资的特点,并通过发挥资本杠杠作用,为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可能。我国一些电建企业借助特许经营模式,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务,实现了由承包商向投资商的转型。葛洲坝集团就是其成功的范例,自2004年以BOT方式成功修建了襄荆(襄樊到荆门)高速公路后,又陆续投资承建了大广北(大庆到广州湖北北段)高速公路和内遂(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近500公里,在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还利用BT方式承建了苏州中环快速路、六盘水市机场高速公路、宜昌庙嘴长江大桥等高端项目。
途径之五:通过EPC方式实现资本运营。与传统的施工承包建筑模式相比,EPC总承包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组织与技术集成实现优化工程实施方式、强化设计与施工的对接、减少采购与招标的中间环节,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维持最佳状态。据初步统计,葛洲坝集团近几年所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中,EPC高端项目已达70%至80%的份额,在探索EPC总承包模式上已初具成效,在前期准备、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环节具备了较强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中国能建成立后,将电力设计、施工、修造等企业融为一体,为EPC业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路径之六:通过战略参股来实现资本运营。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战略参股目的通常有三大方面:一是开拓新的施工领域。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沪汉蓉湖北铁路公司,敲开了铁路施工市场;二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交通银行、湖北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了密切银企合作关系;三是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长江电力、长江证券等上市公司,极大地提升了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场价值和市场地位。
大型电建企业 开展资本运营的实施效果
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确保了资产保值增值。葛洲坝集团总资产由2006年初150亿元增加到2013年870亿元,营业收入由2006年120亿元增加到2013年602.5亿元,利润总额由2006年4.37亿元增加到2013年25.13亿元,其中2013年由建筑施工以外产业创造的利润超过60%,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年保持在100%以上,并且连续11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 连续2年进入全球国际承包商50强行列。
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业务战略转型。一是带动了建筑主业发展,获得了一批高等级施工资质,提升了子公司独立闯市场能力,通过投资入股方式敲开了铁路等相关领域的建筑市场;二是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为主体,房地产开发、民爆、水泥制造、高速公路运营、电力开发与运营、金融等“多业并举”经营格局;三是实现了高效运作,正是得益于重大投资项目运作,葛洲坝集团顺利完成了可转债券的发行并且取得了上市公司最高行权率,配股和定向增发获得成功,既优化了资本结构又降低了整体资产负债率。
(文章有删减,作者为中国能建战略与投资部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