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浅析物联网时代的三大智能无线化趋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硅谷在线    2014/10/11 11:03:4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700年,英国人斯蒂芬.格雷发明了电线,接踵而来的是众多电器开始被发明,工业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如今,众多企业与机构却正在致力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化,这不是时代的退步,而是另一个物联网时代的开始。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的。当时的最远输电距离最多只为2.7米。无线充电技术利用近场感应,由充电器将能量通过电波的形式传送到装置中,从而摆脱电线与插座的制约。

虽然,曾经有许多新闻让人相信无线充电已经不远了——韩国科学技术院经声称建立了一套系统,可以在5米内对40部智能手机充电;2014CES展有家中国厂商展出了一套转换率达90%,且几乎不带电磁辐射的设备;东芝推新型无线充电模块,具有超快速率?但事实上,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还非常不成熟,目前来说噱头的意义还大于实用。不过即使发展缓慢,无线充电也的确正在默默成长中。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或许还将迎来一场加速跑。

1.汽车无线充电

随着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一炮而红,电动汽车的市场逐渐开始升温,这也带动着无线充电站概念的兴起。许多汽车厂商已经开始研发可移动的充电技术,包括丰田的Prius系列、东风日产的LEAF系列,以及这2个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今年7月,奔驰与宝马发布联合声明,共同研发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并将在3年内实现商业化。这套无线充电技术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装在汽车底盘的线圈,相当于接收器,另一个是装于地面的线圈,相当于发送器。汽车行驶到装有线圈的地面时,两者会通过Wi-Fi链接并进行充电,目前这套系统的额定功率为3.6KW,充满电需要2小时,在经过进一步改造后将会达到7KW。

除了汽车厂商,也有众多的技术公司参与,包括Witricity公司、富尔顿科技公司等,后者已经被高通收购,用于自家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FormulaE北京站比赛中,一部分安全车与医疗车都采用了高通一款叫Halo的无线充电装置——在汽车与地面上各安装信号源,当两个信号发生重叠的时候就能充电。这款充电装置可以在50-200mm的距离内触动,如果有人或者任何的金属物体经过充电板,充电会立即停止。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