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现代化电力系统互联
实现增强波罗的海诸国传输系统互联和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真正消除电力能源行业的“能源岛”。这是大规模国家和地区能源基础实施改进项目都包括在欧盟公共利益项目范围内的主要原因。
目前,波罗的海电力传输系统分为两部分:一侧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另一侧。连接两个国家的两条330千伏高压电线的传输能力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双向功率流,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将更加凸显。
2009年12月31日,在关闭立陶宛伊格纳林纳核电站第二个核反应堆后,立陶宛成为了一个密集的电力能源进口国,要从国外进口约80%的电力,在之前的几十年该国家有稳定、可靠的供应商提供非常廉价的能源。因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陷于重压之下,他们必须提供额外的电力,满足立陶宛每天的电力需求。
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互联能力已经足够。与此同时,波罗的海国家和立陶宛在安装基本负荷的电力方面并没有严重的技术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不同发电厂的电力价格问题,当前欧洲碳排放市场没有竞争,可变成本过高。为了解决波罗的海输电短缺问题,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之间的第三条电力互联线路有望被建设,并在2020年10月投入使用。
2009年,对这个项目做了两项可行性研究,2011年和2013年,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传输系统运营商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能源市场整合的进行了研究。预计330千伏双回流线路和110千伏空架线路将连接拉脱维亚里和爱沙尼亚两国。投标程序将于2014年1月—12月进行,工期预计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项目估计成本约为1.12亿欧元,拉脱维亚(约1.02亿欧元)和爱沙尼亚(大约900万欧元)。
当谈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的第三条互联线路,必须说到增强拉脱维亚西部高压电网的线路。该项目目前在积极实现过程中,共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3年已经实现,里加周围330千伏高压线路已经关闭;第二阶段正在进行中,要重建Grobioa和Ventspils之间的输电线路;第三阶段,在Tume和里加的CHP‘Imanta’变电站之间建设输电线路,该计划将在2018年实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项目成本总共是6600万欧元,第三阶段成本是127400万欧元。
库尔兰环路工程不仅有利于现有的拉脱维亚输电网实现现代化,增强集成大型风力发电能力达到400兆瓦到拉脱维亚输电网的技术可行性,并促进波罗的海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