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2014年十大新兴技术出炉 电网级电力储存位列其中(组图)(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博客    2014/8/20 15:53:03  我要投稿  

无屏显示器

现代通信技术更加令人沮丧的一个方面在于,设备在日益小型化的过程中,也愈发难以与之进行互动——比如,没有人会在智能手机上输入一本小说。屏幕的显示器空间不足,这无疑为无屏显示器提供了填补空白的机会。全尺寸键盘已经可以投射在屏幕上,方便用户与设备进行互动,且不用担心设备能否装进口袋。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制作出3D全息图像,这或许能将我们带回早期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回忆;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声称,他们已经研发了一种价格不高的全息彩色视频显示器原型产品,其分辨率相当于普通的电视机。

无屏显示还可以通过直接将图像投射到人的视网膜来实现,这种方法不仅无需使用笨重的硬件设施,而且用户在与电脑互动的过程中也无需和别人共用图像,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截至2014年1月,一家初创企业通过Kickstarter平台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旨在对一款使用视网膜显示技术的个人游戏和影院设备进行商业化。从长期来看,技术的发展或许可以催生绕开眼睛的突触界面,直接将“可视”信息传送给大脑。

无屏显示技术在2013年发展迅速,并很快会实现突破,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做好准备。多家企业已经在此领域实现了重大成果,包括虚拟现实头戴式耳机、仿生学隐形眼镜、为老人和弱视人群专门开发的手机以及无需移动部件或眼镜的全息视频。

微生物药物

将人体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也许要比称之为单一有机体更为恰当,人体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之多。近年来,以人体微生物组为题的研究方兴未艾。2012年,“人体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公布了80家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人体生态系统中有1万余种微生物,其细胞总数多达数万亿之众,占人体体重的1%-3%。

通过利用先进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排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培育技术,寄居在人体中的各类微生物的身份及其特性不断得以确认。研究发现,人体的疾病和健康与这些微生物富集量的多寡存在着关联。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数之不尽的微生物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肠道内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吸收原本无法获取的重要营养物。另一方面,人体内无所不在的病原体有时会变得极为危险,可以导致人体发病甚至死亡。

目前,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在疾病感染、肥胖、糖尿病和炎性肠病中所起的作用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人们逐渐发现,抗生素治疗在摧毁肠菌群之后,会导致出现难辨梭菌感染等并发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为完善医疗手段,临床上正在开发新一代疗法,其中包含在健康肠道中发现的一组微生物子集。人体微生物组技术进步为开发重大疾病新疗法、提高我们人类医疗的总体疗效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