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结论,就是中国未来的能源转型到底实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我们认为他必须实施可再生能源一个替代战略。以前我们讲可再生能源他就是一个补充的能源,现在的环境和资源制约条件下,我形容空间大气就像一个容器,他容纳污染物的排放他是有限度的。你每年在中国不到世界2%的陆地面积的土地上,你消耗了全世界50%的煤炭,你的污染可想而知。有人又说了,这个风小了,我告诉你,你要是想靠这个风把这个污染吹下来,最起码是不道德。你从河南吹到北京或者是从北京吹到河南、山东什么这都不道德,他总是还是在你这个大空间里的。风不可能把这个污染物灭了,不能使这个污染物消失,不在你的空间必在他的空间上。美国人去年说了中国汞的排放已经随着大气气流到了美国的天空,随之沉降,也就依然了他的表面地面。这东西你要考证完全可以考证,这个污染物到底来自哪方,他也有他的DNA,人有DNA,尘、物也有DNA,到底从哪来的。但是风我们可以把他利用起来,而不是我们利用他把污染吹到别的地方,我们必须实施替代能源的战略。要想改
善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必须实施替代能源战略,这是要把化石能源替代。
最后我展望一下未来,我们现在看看,我们现在到底要不要搞风电,太阳能。风电太阳能到底应该在国家的能源战略上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今年明年应该上风电上两千万千瓦还是三千万千瓦,太阳能到底是一千万千瓦还是1500万千瓦,还是2000万千瓦,你同意我的,你可以自己下结论。这是很大的一个课题,美国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在我们业务主导单位,国家能源局的的指导下,还有我的丹麦的合作伙伴,我们一个丹麦的终端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下,我们联合国[微博]内的机构,包括可再生能源协会还有众多的研究机构一起,我们做了一个正在进行的一个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及途径研究。
这里有一个简要假设,人口的发展按照大家公认的,2050年中国人口13.8亿。GDP以2010年价到2050年243万亿。折成美元人均GDP是2.7万美元。这是经济,人类社会经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就是生态文明的环境,化石能源我前面说了控制10亿吨,什么概念?上世纪80年代我们大概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大概是5.7亿吨左右。我们那时候是碧水蓝天,我们没有什么酸雨污染,也没有什么PM2.5污染。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做一个最简单的比较,我恢复到那时候,最起码把污染物排放降下来。你说你的煤电、油气技术也可以计算污染物的话,那你照样可以得出结果,没有问题。
这是一个终端能源与需求分析。这里提一个我这里假设高比例电气化,2050年人均用电量1.1万度,他占到整个能源的65%左右,2/3以上。这也是我根据OECD国家做了一个比较,OECD大概是全部人口是12.33亿,中国10年是13.4亿。他们当时人均用电量是7850度,中国人均用电量3000多度。这是我们模拟出来的一个结果,2011到2050年的发电量的结构,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折算。
这是11年是实际,2050年一个典型周冬天和夏天两天的复合曲线,2050年这个曲线很不好看。我们做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在这个图当中没有考虑到智能电网,储能。电动汽车他实际上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到时候我们有200万辆电动汽车2030年在北京,他可以起到200到300万千瓦的复合的消峰平谷作用。我们把我们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最下面的图考虑储能、智能电网复合平稳多了。这是2050年的电源结构分布图,现在众多火电分布在未来来讲我们发展清洁能源一个最好的调风电源,备用电源和支撑电源。我们现在火电运营小时数是5000小时,按照西方国家现在先进的技术的话可以压到1000小时。他让出来4000小时,他可以支撑至少15、16亿千瓦的风电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