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池们都去哪儿了?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孙侃    2014/5/4 9:50:10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环保口号喊得震天响之时,我们有必要时时检索自己的行为是否与口号相谐,是否混杂了夹带某些商业私货的噪音?

对抗环境恶变的各种法术纷纷登场之际,披了一件炫目外衣的电动汽车不时抢镜,甚至有一种扮演救世主角色的味道。电动汽车不喝汽油柴油,屁股后没有那个可恨的排气管,行驶时发出的噪音也轻微得如同耳语,而非传统汽车那样像个老人似地总在猛咳……似乎已找不出不接受电动汽车的理由了,专家们所谓电动汽车“是绿色环保车,前景看好”之类的豪言,是多么言之凿凿,因此,我们便也理解了“限牌政策中,纯电动汽车不在限购之列”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可以预料,一个布满充电桩的城市即将到来。

极其光鲜的表面背后,究竟是否存在隐忧?无疑,在永动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任何驱动装置都必须消耗能源,而从本质上说,所有需要消耗地球资源的玩意儿,对于人类环境都是一条大尾巴狼。电动汽车的电能是储存在蓄电池里的,由它充纳电能,由它向驱动电动机供能,将其视作全车的肠胃肝肾,一点也不为过。要命的是,这东西特别短命,其寿数远逊于人类的脏器寿命,尤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铅酸蓄电池,整辆车子看上去还蛮新呢,远不到报废期,蓄电池却因储能衰减,已丧失了循环使用的寿命,只能弃了旧的,配了新的。

没错,传统汽车的废气是排向天空的,它让我们吃够了雾霾之苦,可这一回,电动汽车的废弃蓄电池上不了天,只能入地,却又不能像一堆普通的生活垃圾慢慢降解,一万年都消弭不了。那么,它们都该去哪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良策之一。雾霾满天,有人想出了生活在塑料罩子里的办法,上班逛街,也可以戴上口罩和防毒面具的。那么,对付以天文数字累积的废弃车用蓄电池,我们拿什么办法稳操胜券?

一位多年研究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朋友告诉我,事实上,车用蓄电池的弊端不单是大量的报废蓄电池的污染问题,还有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可怕危害:制造材料中的锂金属电解质、强效熔剂、钴金属之类均为致癌物;制造蓄电池所必需的锂铁膜材料对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生产电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同样可怕。即便是正在研发的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仍不可避免。除此,你能忽略蓄电池充电、供电时的电能消耗吗?能回避蓄电池制造材料提炼、生产过程中的巨大污染吗?能麻木于增加发电量时,燃煤、燃气在消耗时对环境的戕害吗?

危言耸听和因噎废食都是不足取的,但任何时候都需要冷静和理智。在环保口号喊得震天响之时,我们有必要时时检索自己的行为是否与口号相谐,是否混杂了夹带某些商业私货的噪音?那天在街头闲走,看见漂亮的新型电车在眼前掠过,猛然想起原本以电动机直接驱动的公交电车,为了能脱辫行驶,新近都已一律配携了蓄电池,不由得一阵晕眩。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