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直流电网
将实现能源安全、高效输送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与供应、生产与输送、消费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也长期积累,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未来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能源形势也将更加复杂,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依托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构建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平台,将电力经济高效地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促进能源基地大规模集约化开发,有效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随机性、间歇性电源接入难题,提高新能源并网和消纳能力,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特高压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
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长远之策
200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未来电力需求,大力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加快构建坚强的“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2020年将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地区,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能源供需矛盾,客观上需要跨洲际、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关注的提升,各国不断提高能源开发的环保和排放标准,努力实现能源开发的清洁化。基于特高压技术的跨国、跨洲能源输送和电网互联的建设是一项安全、经济、高效、成熟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解决能源问题的长远之策。目前,除我国外,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都在积极发展特高压。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出版,全方位展示了国内外发展特高压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阐述了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必将对构建我国科学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交直流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资源配置格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作者系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