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严重影响。河南产业结构偏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3%,4大传统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耗的70%,加上目前河南发电以煤为主,对河南环境有着严重影响。
2013年,河南雾霾天气持续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据有关机构发布消息,燃煤和燃油是我国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其中50%~60%来自燃煤排放。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国家将不断加大对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考核力度,河南能源发展将受到资源、环保等多重限制和约束,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而特高压送来的绿色清洁电能将是河南的最佳选择。
记者:面对能源瓶颈制约,如何更好地提升河南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王永苏:河南既处于我国西部、北部富能地区与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过渡带,又处于北部煤炭资源与西南部水能资源的交界面,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之一,肩负着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平衡发展的重任。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河南输入省外能源、打造全国能源枢纽提供了优越条件。
《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30年)》确立了“内增外引、开放发展”的能源发展思路,明确以“外电入豫”跨区输电为重点,建设全国电力联网枢纽。未来河南要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能源保障至关重要,必须统筹好省内、省外资源,利用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经济性好、绿色环保等优势,加快实施“外电入豫”战略,提高省外输电在河南能源供应中的比例,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多元供给、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新格局,提升中原经济区能源保障能力。
记者:未来特高压电网将会给河南带来哪些改变?
王永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工程将于2014年年初投运,按照设计800万千瓦输电能力,每年可向河南输送400亿千瓦时以上清洁电能,可有效满足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河南本地直接消耗煤炭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58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氮氧化物9万吨,释放河南省环保空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河南建成“三交一直”特高压电网,河南吸纳区外电力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中原梦,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未来特高压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更加巩固,优势将更加明显,对河南经济社会影响也非常深远。加快建设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是河南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