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李小琳
人物简介:李小琳,1961年出生,1988年获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后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任访问学者。2008年,任中电国际董事长。她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商界女强人。李小琳在中国电力市场被称为“一姐”,统领市值近百亿的中国电力,也是香港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女性CEO。2011年李小琳荣登“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榜单,排名21,成为唯一入选中国女企业家。
人物语录:“我们致力于绿色、智能电力系统,这就是智能电网”“绿色、智能电力系统是可以复制的,其能为新型的城市提供一个能源细胞,让美丽中国的梦想迈出实质一步。”
相关链接: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小琳关于智能电网有了一份提案,在提案中她提出:当前我国智能电网侧重于“统一坚强智能输电网”建设,但在国际通行的、以新能源和用户参与为主体的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还没有很好地起步。为区别起见,我们将这种以新能源和用户协同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称为“绿色智能电力系统”。建议尽快开展国家级的项目试点,积累经验、制定标准、突破技术、形成产业。
在电网卷入“拆分”当中时,李小琳也表示了这是空穴来风,并且解释了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关系:和大家想象中的“坚强、统一的电网”不同,智能电网注重将新能源和用户信息流、能源流结合在一起,“我们致力于绿色、智能电力系统,这就是智能电网”。清晰明了地梳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点评:李小琳作为本次人物榜上唯一的女性,其影响力却一点也不失分量,中国电力市场“一姐”,“干练”“气场十足”是这位女企业家最显眼的两个特点,具有相当大的魄力,就如在今年两会上提案中明确提出要尽快开始国家级项目试点,在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上留下了有力量的一笔。
NO.8—林伯强
人物简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SantaBarbara)。现任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能源经济学。
人物语录:“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尚未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无论以何种方式拆分电网,都一定会有成本,因此就必须确定拆分电网的好处是否大于成本。”
相关链接:在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方法》,鼓励企业、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和包括个人在内的各类电力用户投资建设并经营分布式发电项目,并豁免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业务许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办法提出了政府对分布式发电的扶持政策,明确了分布式发电发展的定位。对该暂行办法进行了详尽地解读。
在9月11日晚参加财新和埃森哲举办的活动时表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高污染、高耗能的过程,几乎没有办法解决。对于西部地区未来的环境污染威胁,林伯强提出:必须建立至少两个机制,一是反馈机制,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获益份额让给地方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去治理环境。
点评:近年来,林伯强一直致力于中国清洁能源的推广,并且在能源经济学研究上不断交出满意的答卷:编著有《现代能源经济学》、《高级能源经济学》、《能源金融学》等教科书。在国内外能源与经济学权威杂志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EnergyEconomics》等国内外顶尖权威核心学术刊物。同时在智能电网的领域研究上也提出很多相关研究成果。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理论创新工作中佼佼者,也在推动厦门智能电网事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