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雾霾天气中,经常能见度不足500米,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依然正常工作可谓大显身手。据介绍,机器人在巡检时距离设备一般在20米内,所以可见光检测不会受到影响,还可以通过图像预处理及滤波技术增强照片清晰度;通过三厢对比检测,红外检测在恶劣天气也会相对准确;同时,机器人在巡检时还会进行设备噪音采集与分析,识别设备故障。山东电科院总工程师、智能公司总经理慕世友介绍说:“机器人实现了检测手段的集成化和多元化,即使在雾霾天气依然可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雾天对人的危害较大且会减小站内设备的绝缘距离并增大对人体的辐射,机器人代替人工检测,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增强了人身安全。”
据了解,该产品已应用到山东、山西、天津、浙江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并在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变电站得到成功应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这个特别的“安全员”最长服务时间已经达到8年,各项运行指标正常。他们经受住了高温、狂风、暴雨、雾霾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好评。据统计,自2009年至今,该机器人累计为客户发现82项安全隐患,通过提前预警,避免了电力安全事件。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于替代人工完成变电站巡检中遇到的急、难、险、重和重复性工作,属国内首创。实际运行表明,机器人运行可靠,检测准确,实现了变电站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运维成本,提高了巡检作业和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了变电站的"新骨干"。”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电科院院长王传庆说:“我们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力机器人应用研究的单位,在研制过程中曾得到国家863计划资金支持。我们一直不断完善机器人的功能,追求实用,力求高效。这些独特的功能已经申请了10多项专利,现在已经升级到第四代,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第五代"类人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已在研发中。更加丰富的人机交互应用和更加智能的故障分析技术,将为国家电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投运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我们还研制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绝缘子串检测机器人、无人直升机巡检系统等系列电力机器人。”
该成果荣获了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家政府奖项—“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还曾获得“国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据介绍,山东省电力公司今年将开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计划建设国内最大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生产基地,并建设国内首套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检测平台,实现巡检机器人设计、生产、检验、施工、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