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促进能源消费电气化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取得了哪些成绩?结合我国能源现状和发展预期,您认为我们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
单葆国:国家电网公司多年来坚持开展电能替代工作,已建成360座充换电站和1.5万个交流充电桩,形成了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累计推广热泵1.1亿平方米,电蓄能480万千瓦,陶瓷窑炉电加热项目205个。
目前,我国有近6亿吨煤炭用于直接燃烧(居民生活用煤1亿吨、工业燃料用煤5亿吨),汽车保有量突破1.2亿辆,每年消耗石油1.7亿吨,因此我国实施电能替代的潜力巨大。
现有条件下实施电能替代,可优先重点推广应用热泵、电动汽车、电铁、城市轨道交通、电水泵、电窑炉等经济性较好的技术;居民电炊具、电热水器虽然目前的经济性较弱,但由于电能便捷、安全等优势,具有推广的潜力。电采暖、蓄热式电锅炉需要推动政府出台相应的环保、电价及资金补贴政策后,大规模推广才有经济性。
记者:电网是各类能源转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台,未来国家电网的规划发展应如何适应并有效推进中国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发展?
单葆国:当今世界,能源供需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新能源和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来临。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大部分要转化为电能来使用,电力消费将会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电网是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各类能源转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台,未来在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电网规划建设方面,通过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有效推进我国能源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发展。
今后,我们应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加大跨区跨省输电规模,增强电网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能力,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二是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智能电网是高效环保的能源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生产、转换、输送和使用效率,增强能源供给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