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建造智慧城市的IT基础架构。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支撑就是数据中心,它既可以对城市的智慧功能提供支持,也可以对城市产业提供支持。从业务支持,到业务驱动,再到业务创新,数据中心、特别是智慧的云数据中心和云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需要通过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优化系统来实现大规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当前,不同的数据中心可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需要建设一个全新的数据中心;也有需要发掘现有数据中心的潜力,优化IT成本结构;或者需要引入云计算等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或者正在努力使数据中心更加节能环保。智慧数据中心应具备云计算能力,拥有灵活性、成本效益以及主动监控和管理,并不断改进的特性。
最后是投资和运营管理。从投资的角度看,智慧城市的项目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么多的项目,如何平衡和决策?我们可以从投资主体、运营主体,以及收益的模式上多进行一些思考。对政府来讲,除了自建自营,还可以考虑BOT模式,即考虑让企业先行投资垫付,项目建设完成后政府回购。以及考虑资金分期支付的方式,譬如利用IBM的融资租赁,在减少资金压力的同时,翘动金融杠杆。为了达到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多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运营和运维。譬如,除了考虑外包,还可以考虑譬如IBM的管理服务。管理服务是介于自建自营和全面的外包之间,即有选择性的外包和托管,不牵涉到人员和资产的转移,同时又可以利用到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好的方法、工具和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总之,就是在确保资金利用的效率和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
如今,居民对所居住的城市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他们希望高品质的生活、希望参与到公共话语中,并希望城市管理者卓有见地。满足这些期待并不容易,需要城市管理者完成深刻的思维转变,从更整合的视角,系统化理解城市不同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借鉴实践经验,利用方法工具,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和转型,从而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