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城市“智慧”面临哪些挑战?(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3/8/6 11:08:13  我要投稿  

城市管理者通过评估,可以迅速发现“热点”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快速展开智慧城市之旅。结合上述提到的挑战和问题,以下五个方面需要给予重点的考虑。

第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战略和架构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已被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家普遍认识到成为智慧的城市是一次漫长旅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好的规划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能围绕着城市的自身优势,同时基于科学的方法论,对现状、发展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出具体路线图,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控评估,适时进行调整优化,并为下一步规划打下基础,做到结果可控。为了搭建和优化城市信息化的架构,我们需要对城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建模。譬如,研究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进行主动预测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来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智慧城市规划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状况有不同做法,有老城区智慧功能改造升级,有新区建设,更有以产业园为代表的特殊城市区域规划。规划可以以一个城市、一个区域进行规划,也可以以现代城市的六大核心系统(人、商业、运输、通信、水、能源)中的某一功能部门进行规划。

第二是搭建城市的智能运行中心。通常,关键信息往往被埋藏在各个城市机构的独立部门的不同系统中,城市管理者无法获得管理所需的清晰视图,很难整体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如果没有对事件、事故或潜在危机的整合性单一视图,就无法快速分享信息,无法持续提供城市服务、保护市民,更不能推动未来经济增长。

IBM的智能运行中心(IOC)整合了全球不同城市可重复的最佳实践模式,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解决潜在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危机响应及处理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它的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跨机构和部门的信息,帮助城市的领导制定智慧的决策;二是预见问题,使异常终端对城市服务和运营造成的影响最小化;三是协调跨机构的资源快速有效提供应急响应。

第三是充分挖掘、利用行业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多。譬如谈到智慧交通,如何优化对现有交通资源的使用,使人和物能够有效地“流动”。我们不仅需要红绿灯来管控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保证安全,还需要掌握道路上车流的密度、速度等数据,优化路段或区域的车流量,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是“智能交通”概念产生之初的核心目标之一。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对利用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基于我们之前提到的3个“I”,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需要包含3个部分:一是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可能是安装在路端的线圈或摄像头、微波探测器等,也可能是安装在车船上的卫星定位装置,还可能是移动终端如IC卡或手机,甚至收费系统数据;二是将数据由采集点传输到管理控制中心的通信网络;三是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其转化为交通业务智能的信息处理和服务系统。其中前两部分属于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第三部分信息处理分析,则是实现数据向智慧转化的核心,是实现智能交通“智慧”的关键所在。

再譬如谈到智慧的公共安全。首先,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来采集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新技术提供准确的事态感知。其次,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利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公共安全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洞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在很多突发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多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作。所有这些需求都需要智慧的城市公共安全解决方案,再进一步挖掘细分,可以包括城市应急指挥解决方案、智能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犯罪预测和预防解决方案等等。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