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余电将可“上网”挣“补贴”
包括阳光校园工程在内,让多余电量尽快“上网”,把光伏发电量卖给电网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一些用户想到了这种自找“补贴”方式。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价格,收购价格为每千瓦时0.4002元,即用户每发1000度电,可得400元。
7月23日,北京市电力公司会议室里开了一场现场协调会。一间只有十几把椅子的小会议室里,挤进来20多人。参会的人明显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市电力公司营业部和朝阳、海淀等7个区县供电公司组成的“电网队”,另一方是京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北京源深节能技术公司“光伏队”。会上“唇枪舌战”,却在一个小时达成一致:本市61所学校“校园光伏屋顶工程”的电力,在9月1日前完成并入电力网的手续。下一个寒暑假,这些光伏电力的生产能力将不再闲置。
事实上,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用电单位在学校、医院、居民社区建筑和构筑物等推广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日前,北京市海淀区综合实践教育中心367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设施正式并网,成为截至目前全市首个将学校自用后富余的电能,卖给国家电网的发电项目。每天可生产约2000度电,日均收入800元。
“对于每个并网发电项目,国家电网都将在其送电关口安装一块计量表,以核定其向电网送电的度数。”王艳松介绍,截至7月24日,北京市电力公司累计受理光伏分布式电源并网申请71户,累计报装总容量43657.42千瓦。其中,个人报装项目19项,单位报装项目10项,以及金太阳工程等42项。
“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8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并网总容量1213.20千瓦。”王艳松表示,对于这些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申请,国家电网的态度非常明确:“支持、欢迎、服务”,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下一步的扶持政策。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前景是美好的,有了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扶持,发电、用电单位都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