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您认为电网在稳定性、充电模式等方面,应该做哪些前瞻性工作来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需要?
陈立泉:我认为应该出台一些前瞻性政策,比如在电价方面应该有所变化。现在,电网峰谷差价拉得还不够宽,以至用户对谷价电的充分利用还没有更大的动力。如果峰谷电价差距拉得更宽的话,用户会更有积极性应用谷价电。这样,电网在调度调控方面,也更容易些。
在充电模式方面,我们希望电动汽车采用换电模式,或者充换结合。比如说,如果应急的,可以采用充电方式,但主要是以换电为主。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低谷电,对电网稳定有好处。
《国家电网》:响应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肩负社会责任,您如何看待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建设所做的工作?
陈立泉:我们认为这是国网公司为社会做的一件好事。但我认为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要求。记得去年,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天津的一个充电站时说过,“小电池,大产业”,充换电站建设在电动汽车发展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我看过一种为电动自行车投币充电的方式,将来,这种方式可以推广到在充电桩上充电,就是投币或者采取刷卡的方式,在应急的时候,方便用户给电动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