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听说今天要做司机载我一程。
嘉宾:对。我们谈过好几次我也没有机会给你开个车,来请坐。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也成为全球汽车企业争夺未来市场的战略机遇。但是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今年1月,根据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科技部长会议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 2011年到2012年之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6万辆,但是它仅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总量的0.02%。有业界人士就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很热,但是市场很冷,这似乎与各个国家、与车企的期望都大相径庭。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价格太高令人却步是最大原因,比亚迪一款纯电动车E6市场报价36.98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这样的价格可以购买一台入门级的奔驰宝马轿车,而制造商表示,电池系统的高昂成本是电动汽车的硬伤,如果电池技术得不到突破,成本降不下来,电动车整车的价格就降不下来。
嘉宾:当然我们在很多地方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也看到了技术进步,近五年来的努力,我们把电动汽车的电池,这个它的能量密度提高了50%,价格下降了50%,正因为有了这个,我们可以在小型轿车上加上一些国家的补助政策,就能使它进入市场,批量的运行了。到2020年,我们可能在现在的数字上,再把它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价格再降50%,那这样的话呢就具有完全与燃油车的竞争能力了。
嘉宾:实际上它这个呢,是完全为了市内设计的一款车,这个车现在有800多辆,在郊区做出租车,郊区的出租它也不往城里来,所以相对说起来,(它的)运行车程150公里,一个班足够了。而且它的充电的费用,包括它的充电和维护,是燃油车的五分之一,所以对于驾驶员说起来,它成本就低了嘛。
续航能力一直是电动汽车的软肋,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纯电动汽车,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一次换电的行驶里程在100公里左右。
万钢告诉我说,中国已经研发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增加了小型内燃机和发电机,用于辅助驱动和发电,续航力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
记者:可能很多的人觉得说,虽然我是在城市内运行,我还是很担心我没有地方去充电,什么时候能够完全的解决这个问题?
嘉宾:充电桩现在,我就看几个示范城市,在合肥的充电桩(的调研),他们认为上下班的地方,停车场,和家里要有充电桩,家里车库,停车位,要有充电桩。从这个角度说起来,慢慢的这个充电桩就会安装起来,北京现在他们有一个(计划),确定,也就是说今年之内装多少个充电桩,现在逐步逐步的一步一步的在走起来,那么对于第一步运行起来。从现在的运行经验上看起来啊,只要做的话还是能够做起来的。
根据国家电网的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最多的国家。目前不仅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中石油、中海油和普天海油也加入到了建设充换电网络的大潮中。
嘉宾:那么这个就是充电桩,这里有两个我们国家比较典型的充电桩,一个是普天的,一个是国家电网的。
记者:现在充电要多久时间?四五个小时?
嘉宾:现在像充这样一个车,从零到充满大概是6个小时,但是一般说起来,充满它不会用到完,所以一般都是20%左右,所以一般说起来就是4、5个小时充满。
而除去公共充电设施,目前的很多电动汽车都可以实现家庭充电,消费者在4S店达成购车意向之后,工作人员会上门检查线路,给每位购车者提供一个车载充电器,只要配备220伏的家用电源即可以实现汽车充电。
记者:因为一般人会觉得说,我去充个燃气,我只要几分钟我就解决了我的加油,要充个电,如果我在那里等个几个小时充电,这种可行性比较小,可能充电的时间都是我把它摆在家里,或者是摆在停车场的时候,顺便充电,我还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就是也会让人家怀疑说,这样的方便性是不是有可能更加的便利?
嘉宾:对,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努力,当然做汽车,你不能说你够了,尽管大多数说都够了,我也不能说你够了。还要有这种可能性,那么在公交汽车上,他们有很多地方,包括在北京,都探索了换电池的办法,公交汽车开完几圈以后回来,换个电池,七八分钟,就完了,继续上路,一天换一次电池就解决了,这个是可行的,那么也有地方在试行出租车换电池,这是各地的积极性很高,都在探索这样的模式,那我想呢,这种模式,可能需要我们再通过市场的考验。
2012年5月26日凌晨3时许,一辆日产GT-R跑车在深圳市滨海大道由东往西方向行驶时,与同方向行驶的两辆出租车发生碰撞,造成了其中一辆比亚迪的纯电动出租车起火,导致车内3人当场死亡。这是中国内地首宗纯电动车起火燃烧导致乘员死亡的案例,这个事故让刚刚启动产业化的中国电动汽车一度陷入迄今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嘉宾:其实,比亚迪那个事故分析,我们向全社会都公布了,一个它撞击的速度,一个是(时速)180公里的车,撞了一个(时速)80多公里的车,然后呢,它这个撞击速度相当大,然后这个车被它撞了以后它这个失控了,完了一下子就撞在一棵树上,腰上又撞了一下。而且,它当时呢,是发生着火了,自燃了。着火的原因呢,我看他们那个报告上写了,主要是一个接触器短路了,而不是电池本身发生的问题,而且它把燃后的车拿出来的这个电池还有75%的是可用的。
2012年8月,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通报了这次事故的质量鉴定结论,专家组对比亚迪纯电动车做出了“整车安全设计未见缺陷”的最终结论。而在这起事故中,追尾跑车只是车头变形,车内乘员并没有受重伤,而被撞的电动出租车则严重受损,也引发公众对电动车车身安全性的关注。
记者:那我们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安全防撞的标准,或者是国家标准,是顾及到了什么样的层面的标准?
嘉宾:我们现在电动汽车的防撞标准,和所有燃油汽车的防撞标准,标准要求是一样的。(事实上)它的碰撞分析的东西更多,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推出电动汽车这些厂商,他们也在比他们的安全性,这个跟燃油汽车是一模一样。他们也在这个竞争,都在跃跃欲试,都在做这方面的比较。所以我相信我们还是应该有这个(能力)。
有内地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关键技术,大多已经被国外企业所控制,所以自主研发安全高效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当务之急。
记者:我们也很想知道,很多的关键的核心技术,到底在谁的手上,很多人,觉得说,我们现在的电动汽车,很多关键技术还是在国外人的手上?
嘉宾:如果我们的关键技术在国外人的手上的话,我们现在不会推的比他们还要快,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现在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技术。今天,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国外进口的部件,比如说,IGPT这个就是电池上,或者是控制上面的一些,芯片,但它并不是说我不能做。对吧。我觉得所谓开放式的创新就是集成全球最好的资源,形成最佳的性价比,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也敢说一句话,现在没谁能卡住我们发展电动汽车,所以说我这个东西不卖给你了,你就造不了电动汽车,没有,这一点是我们的发展是自主的。
2013年1月,美国能源部长对外表示,奥巴马政府将会放弃此前设立的,“2015年前在美国实现100万辆电动车”的销量目标。根据美国媒体披露,这是因为在热切的政策背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并未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相对的是,汽油的价格一降再降、天然气和氢气等清洁能源异军突起、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知名品牌电动汽车接连被召回,极大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2012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卖出了14687辆,仅为美国全年汽车销售量的0.1%,远远低于美国政府的预期。而与美国政府不同,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在“2015年实现50万辆,2020年实现200万辆”的销量目标。
记者:奥巴马说,原来的销售计划,非常宏大的一个想法,现在可能会取消,或者说暂缓,或者是放弃,那我们其实也有一个计划的,2015年的时候,我们希望是?
嘉宾:我们希望到2015年有50万辆。
记者:50万辆,那我们以现在3.9万辆来说的话,我们只有3年的时间,大概要(完成)40多万辆(的目标),您觉得可能达到吗?
嘉宾:这要看我们怎么推了,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再持续的延持下去,我相信我们会延持下去,延续下去,我们完全还是(有可能的),你就看最后推的那段速度吧。
去年年底,我们(电动车)的数字还是27800,到今年的3月底,我们就是39800,这个增速可以说(让)我自己都吃了一惊,我再回头想想2009年末-2010年(初)我们开始推的时候,到2010年底的时候,还就是2000来辆,当时大家说我,你这个“十城千辆”25个城市,你25000辆能完成吗?结果后来走着走着(就完成了),所以市场的变化,它是一个指数曲线,到最后万事俱备了以后,东风就来了。
记者:那我发觉其实如果未来3年多,要有40几万辆的这样子的发展的话,估计是属于井喷式才能够完成?
嘉宾:中国的汽车发展,谁也没有估计到,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是一千八百万辆车,现在要是如果那个时候,谁定一个标准,定一个东西说到2012年,我们有一亿两千五百万辆车,人家肯定说你那是不可能的,但它实现了,或者说它出现了,这是市场(的力量)。